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王铮
一、例题:20071月1日年甲公司自营建造厂房,3月1日,因为工程的需要,领用了本公司自产的原材料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该材料当日的市场价格为40000元。
借:在建工程 35100
贷: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考虑40000元以及税费6800元如何处理?
这个 会计不确认收入,但需做纳税调整,税务 将 自产字用 视同销售 ,按照 40000元 做为纳税申报表第1行 ,以及 交纳增值税。
如果3月1日领用了公司以前外购的原材料30000元,当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35100
贷: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0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考虑50000元以及税费8500元如何处理?
这个属于用途转变,因为原够入的材料的进香税已经抵扣,所以改变用途需 进项税额转出,需要考虑50000元仅于 所得税 增职税 纳税申报 时寓意调整的依据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中涉及到存货的换出的时候,在会计上换出方是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的,在债务重组中涉及到债务方以包含存货等资产抵偿债务的时候,在会计上,债务方也是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的。
领用原材料用于自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时,同样也是视同销售,同样也存在市场价格(公允价值),为什么在会计上就不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的,不以“其他业务收入+税费”,而是以存货的“成本+税费”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交易(可以将债务重组看成交易)是存货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利益已经改变,满足了收入确认的条件,所以确认收入;而自产自用并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确认收入!所以 自产自用 并未实现价值增值,会计角度不能确认收入,但是计税确要按照公允价值纳税
至于 收入 确认条件 教材已经 论述的很明确了。
而且债务重组一章 有个地方写的非常好,估计你还没看吧? 就是有一道例题上所说的 看成卖掉,用卖掉的钱还债 ,只不过是没有真正现金流而已 这个意思的那段话
这段话放之四海而皆意义深刻,有必要深刻理解。
18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一、例题:20071月1日年甲公司自营建造厂房,3月1日,因为工程的需要,领用了本公司自产的原材料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该材料当日的市场价格为40000元。
借:在建工程 35100
贷: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考虑40000元以及税费6800元如何处理?
这个 会计不确认收入,但需做纳税调整,税务 将 自产字用 视同销售 ,按照 40000元 做为纳税申报表第1行 ,以及 交纳增值税。
如果3月1日领用了公司以前外购的原材料30000元,当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35100
贷: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0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考虑50000元以及税费8500元如何处理?
这个属于用途转变,因为原够入的材料的进香税已经抵扣,所以改变用途需 进项税额转出,需要考虑50000元仅于 所得税 增职税 纳税申报 时寓意调整的依据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中涉及到存货的换出的时候,在会计上换出方是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的,在债务重组中涉及到债务方以包含存货等资产抵偿债务的时候,在会计上,债务方也是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的。
领用原材料用于自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时,同样也是视同销售,同样也存在市场价格(公允价值),为什么在会计上就不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的,不以“其他业务收入+税费”,而是以存货的“成本+税费”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交易(可以将债务重组看成交易)是存货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利益已经改变,满足了收入确认的条件,所以确认收入;而自产自用并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确认收入!所以 自产自用 并未实现价值增值,会计角度不能确认收入,但是计税确要按照公允价值纳税
至于 收入 确认条件 教材已经 论述的很明确了。
而且债务重组一章 有个地方写的非常好,估计你还没看吧? 就是有一道例题上所说的 看成卖掉,用卖掉的钱还债 ,只不过是没有真正现金流而已 这个意思的那段话
这段话放之四海而皆意义深刻,有必要深刻理解。
18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