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闲则散
教材中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1、因持股比例上升,按原持股比例对原投资时点到新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追溯调整。属于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导致变动的部分,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
其他原因
导致的变动的部分,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资本公积。
2、因持股比例下降,按新持股比例对原投资时点至新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期间被投资单位
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资本公积。
ps:
后者是由于持股比例的减少而转为权益法核算,不是有新的投资。确定的份额应该注意是在前一个环节投资的,是出售的而不是在这个点上的投资,所以在确定占有份额的时候只考虑净损益的变动和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书上说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并没有变动,所以只调整净损益变动的因素而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注意是持股比例下降而不是在那个点上有新的投资。
18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1、因持股比例上升,按原持股比例对原投资时点到新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追溯调整。属于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导致变动的部分,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变动的部分,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资本公积。
2、因持股比例下降,按新持股比例对原投资时点至新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期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调整长投账面,同时调整资本公积。
ps:
后者是由于持股比例的减少而转为权益法核算,不是有新的投资。确定的份额应该注意是在前一个环节投资的,是出售的而不是在这个点上的投资,所以在确定占有份额的时候只考虑净损益的变动和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书上说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并没有变动,所以只调整净损益变动的因素而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注意是持股比例下降而不是在那个点上有新的投资。
18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