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三)中专

我们就读的会计学是学校第一次开设此专业,一起新开设的还有微机班和经贸班。因此当时这三个班被认为学校里最时髦的专业,在其他类似机电、机械、服装等专业班级面前甚至还有些自豪感。整个中专时代的我比较平凡,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也没什么骄人的社交,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当时还有什么自律会干部一个也没混上,甚至连类似组长、舍长之类的也都不与我沾边,在学校里极其平凡的一介平民,难怪十年同学聚会时,部分女同学对在中专时的我没有丝毫的印象。

当时的我非常自卑,在大家看来也比较内向,一见女孩子或陌生人就脸红,害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记得有一次上晚自习,我去教室去晚了,一推开教室的门,大家刷地把目光一齐对准了我,当时的我看到这么多人在看我,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并且不知道该迈那条腿,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座位上,同学们哄堂大笑,当时的我突然感觉到像是做了什么错事,无地自容。从此后就更加害怕成为众人的焦点。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卑一是可能来源于当时的家庭条件,感觉到别人都比自己富裕;二是在初中以前缺乏交际,除了自己的家人外很少和别人相处。

现在回忆起中专时代,没有太多的印象,好像只有“学习”和“节俭”两个概念。谈起学习,对当时的学习能力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欣赏。由于我们会计班和微机班对门,并且上课时两个教室的门都互相开着,再加上我对计算机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除学好本专业外,我还自学了微机班全部的课程。由于我个子较高,座位在教室后面,经常是在这个教室里上了半节就偷偷的跑到另一个教室听课。那时学计算机,没有什么崇高的目标与远大的理想,也不知道究竟会有什么用途,只是感觉新生事物,比较新鲜。后面会提及这种学习差点让我走向另一条职业道路。由于自己的用功再加上一点悟性,计算机水平在学校也是小有名气,经常和微机班的同学比编程。后来得到微机室老师的欣赏,就帮着老师管理计算机房。要知道那是上机得需要每小时两元钱的,这为我计算机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同学们的印象当中,我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教室渡过的,每次都会看到我在教室里学习。后来知道了自学考试,中专的第二年就开始了自学考试专科段的征程。

  谈起“节俭”,我可能是班里最节俭的。记得第一学期,一共花了200元,春节回家时父母都很惊讶。每学期回家时也都会剩下钱。像当时的年龄,应该是最能吃的,也是最长身体的阶段。可能是吃不饱或许是营养不良,当时将近178cm的个头,只有60kg,并且两条腿走路时还伸不直。平时也不爱运动,上体育课是我最头痛的,每次都是傻傻地站在旁边,看同学们上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学校要进行三千米的测试,这一项要计入总成绩的。没办法,练吧,每天晚上都和同学出去跑。结果到了测试那天,整个的过程太痛苦了,头晕、恶心、喘气困难,脸色煞白,把同学们也吓坏了,过了好几天才得以恢复。

  再谈一下自己的思想变化,刚入学时,懵懵懂懂的。当时也没有什么人生观、职业规划等比较理性的东西,只知道学习。用现在的话说可能当时脑子还没有长开。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要联系工作,社交活动开始多起来,自己的思想也一点点开化起来。就连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都在我的留言册上写了句“见女孩子不再脸红是你跨世纪的进步”,我变了吗?看来我确实在变化。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开始客观地认识自己,开始学会认真地辨识是与非。当时隐隐地感觉到,以后自己一定会在事业上飞黄腾达的。在其实现在看来,真的要感谢中专三年,这三年,是不再被动灌输,让我学会独立思考的三年,是引领我走进职业生涯的坚韧基石。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由于是初中中专,本来会计专业设置是四年制。但不知怎么搞的,后来通知我们改成三年了,这样也好,反正多呆一年也学不了多少东西。这样还可以早就业,早挣钱。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忙着联系工作。此时前面提到借钱的表哥又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还是他帮我落实到了该矿务局的一个下属矿。我们好多同学最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好一些的会进入乡政府之类的,大多数都会进入纺织厂,有的甚至还面临着失业。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年龄,我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因此我庆幸。

18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