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微微一笑RHY
对于溢折价的摊销,旧准则在第十一条规定:可以采取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取直线法;而新准则第七条规定:溢折价的摊销应当采取实际利率法。新准则文字更加规范、明确和洗练。
转贴:
长期债权投资实际利率法下溢价和折价的摊销额的计算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逐渐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金额,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即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溢价摊销额平均值)。
可以通过以下分录来理解:
如果是溢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倒挤,逐期增加)
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减少)
如果是折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倒挤,逐期增加)
贷: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增加)
【注意】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溢价(-尚未摊销的折价),但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溢价的摊销额时,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投资收益=溢价的摊销额,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因溢折价的摊销额本身就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所以此时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包括利息。
【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甲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
甲公司发生的有关长期债券投资业务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以21909.2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1日,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未发生其它相关税费。
(2)2002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4)2003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5)2003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6)2004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7)2004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8)2005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9)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10)2006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存入银行。
假定各年实际利率均为5%,不考虑其它因素。
要求:
(1)计算该债券年票面利息。
(2)计算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溢价摊销额。
(3)逐笔编制上述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解析】(1)该债券年票面利息=20000×6%=1200(万元)
(2)该债券溢价金额=21909.2-20000×6%-20000=709.2(万元)
2002年投资收益=(20000+709.2)×5%=1035.46(万元)
2002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5%=164.54(万元)
2003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5%=1027.23(万元)
2003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164.5)×5%=172.77(万元)
2004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172.77)×5%=1018.60(万元)
2004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164.5-172.77)×5%=181.40(万元)
2005年溢价摊销额=709.2-164.5-172.77-181.40=190.53(万元)
2005年投资收益=1200-190.53=1009.47(万元)
(因为以前年度的数据保留了小数,不是精确数据,最后一年如果再按上述公式来计算,各年摊销的溢价之和就会与溢价总额有误差,所以最后一年的数据倒挤)
(3)①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20000
应收利息12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709.2
贷:银行存款21909.2
②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③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64.54
投资收益1035.46
④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⑤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72.77
投资收益1027.23
⑥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⑦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81.40
投资收益1018.60
⑧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⑨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90.53
投资收益1009.47
⑩借:银行存款2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20000
19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转贴:
长期债权投资实际利率法下溢价和折价的摊销额的计算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逐渐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金额,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即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溢价摊销额平均值)。
可以通过以下分录来理解:
如果是溢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倒挤,逐期增加)
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减少)
如果是折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倒挤,逐期增加)
贷: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增加)
【注意】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溢价(-尚未摊销的折价),但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溢价的摊销额时,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投资收益=溢价的摊销额,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因溢折价的摊销额本身就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所以此时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包括利息。
【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甲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
甲公司发生的有关长期债券投资业务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以21909.2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1日,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未发生其它相关税费。
(2)2002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4)2003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5)2003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6)2004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7)2004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8)2005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9)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10)2006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存入银行。
假定各年实际利率均为5%,不考虑其它因素。
要求:
(1)计算该债券年票面利息。
(2)计算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溢价摊销额。
(3)逐笔编制上述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解析】(1)该债券年票面利息=20000×6%=1200(万元)
(2)该债券溢价金额=21909.2-20000×6%-20000=709.2(万元)
2002年投资收益=(20000+709.2)×5%=1035.46(万元)
2002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5%=164.54(万元)
2003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5%=1027.23(万元)
2003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164.5)×5%=172.77(万元)
2004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172.77)×5%=1018.60(万元)
2004年溢价摊销额=20000×6%-(20000+709.2-164.5-172.77)×5%=181.40(万元)
2005年溢价摊销额=709.2-164.5-172.77-181.40=190.53(万元)
2005年投资收益=1200-190.53=1009.47(万元)
(因为以前年度的数据保留了小数,不是精确数据,最后一年如果再按上述公式来计算,各年摊销的溢价之和就会与溢价总额有误差,所以最后一年的数据倒挤)
(3)①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20000
应收利息12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709.2
贷:银行存款21909.2
②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③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64.54
投资收益1035.46
④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⑤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72.77
投资收益1027.23
⑥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⑦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81.40
投资收益1018.60
⑧借:银行存款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⑨借:应收利息1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90.53
投资收益1009.47
⑩借:银行存款21200
贷:应收利息12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20000
19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