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好真实的学习生活。打动人。另外,你的思维习惯我了解,比如借贷,不理解什么叫借贷,感觉无法进行下去,不喜欢按照别人规定的路数走,感觉脚底下不稳。非要把一些东西完全搞清楚,即便是别人规定的路数,也要自己消化理解后才敢迈步,这样走起来踏实。是这样吧?
其实也没必要。会计不是科学,是社会科学范畴,是人为的规定。既然是规定就是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时效性的相对合理,没有绝对。
没有做过调查,我估计会计准则是所有行业准则里变化最频繁的那种。
古代记账,你收钱做收,付钱做付,然后出个结余。如果没有其他所有事项,这样记账也可以的。很多家庭管家的女人就是这么记。但当你有了应收未收或者应付未付的怎么办?先交押金以后收回怎么办?借债及归还怎么做?都做入经营账本吗?那账本里的收方的数既包括的经营数据,又包括了借贷往来数据,是不是很乱?等等……
所以,后来才有了借贷式记账方式。不再以金钱进出作为记账的条件,而是以业务发生作为记账条件。比如你卖了货,放在古代,钱到了才记账。现在是你卖了的时候记入应收账款,然后确认收入。等什么时候钱到了,再冲掉当初记得应收。
这样,记账就变成了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3大类的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一笔业务起码需要两个科目互相勾稽。但你得在科目之前写一个标题啊。你可以设计为”加“、”减“
如果一笔业务是易物换物,只在资产类科目里打转,那好办。一个资产变多了,另一个资产变少了。分录为:
加:存货
减:银行存款
完全可以这样做啊。
但有的业务,比如借债。你还按这种记账设计就不行了。
加:银行存款
减:短期借款
借债,银行存款是增加了,同时债务也增加了,怎么能是减呢?
看来,具有语义性质的词不适合。
其实啊,借贷两方就是符号,如果哪天国际上达成一致,所有国家会计都用A代表借,用B代表贷,完全可行。会计记账并不会受任何影响。只要是一对儿就可以了。同理,换成麦当劳肯德基、刘德华张学友、老侯老赵……都可以。
就是两个符号,千万别去想借贷到底有什么语义,什么都没有。


6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