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投资性房地产
知识点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一)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等建筑物。
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只有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空置建筑物”,是指企业新购入、自行建造或开发完工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以及不再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经整理后达到可经营出租状态的建筑物。
(二)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如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等。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这部分房地产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 3.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归纳总结】 内容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1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已出租的房屋√2房地产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存货3房地产企业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属于存货4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房屋×,属于存货5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商品房×,属于存货6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存货7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8企业自用的办公楼 ×,属于固定资产9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或饭店 ×,属于固定资产10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不属于企业的资产11已出租的房屋租赁期届满,收回后继续用于出租但暂时空置√12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属于固定资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一)初始计量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对于企业外购的房地产,只有在购入房地产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自租赁期开始日起,下同)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称之为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但是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如果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了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1.相关规定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规定相同。1.相关规定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对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对另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估计。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会计处理(1)按期(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2.会计处理提醒: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2)取得的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取得的租金收入同左(3)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适用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知识点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一)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企业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才能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确凿证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董事会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二是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
(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非房地产企业(1)成本模式下的转换(2)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差】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其他综合收益【贷差】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差】
总结:
知识点四: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例如,企业为了提高投资性房地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建、扩建而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或者通过装修而改善其室内装潢,改扩建或装修支出满足确认条件的,应当将其资本化。
③改扩建工程或装修完工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1.模式变更的原则 (1)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只有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2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处理 (1)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追溯) (2)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知识点五: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出售或转让的方式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减少投资性房地产也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8年前
暂无评论
第六章 投资性房地产
知识点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一)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等建筑物。
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只有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空置建筑物”,是指企业新购入、自行建造或开发完工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以及不再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经整理后达到可经营出租状态的建筑物。
(二)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如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等。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这部分房地产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
3.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归纳总结】
内容 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已出租的房屋 √ 房地产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 ×,属于存货 房地产企业正在开发的商品房 ×,属于存货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房屋 ×,属于存货 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商品房 ×,属于存货 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属于存货 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 ×,属于无形资产 企业自用的办公楼 ×,属于固定资产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或饭店 ×,属于固定资产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 ×,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已出租的房屋租赁期届满,收回后继续用于出租但暂时空置 √ 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 ×,属于固定资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一)初始计量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对于企业外购的房地产,只有在购入房地产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自租赁期开始日起,下同)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称之为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但是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如果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了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规定相同。
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对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对另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估计。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按期(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提醒: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知识点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一)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企业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才能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确凿证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董事会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二是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
(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2)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2.房地产企业1.非房地产企业
借: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差】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其他综合收益【贷差】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差】
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贷差】
借:开发产品 【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借:开发产品【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差】
总结:

知识点四: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例如,企业为了提高投资性房地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建、扩建而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或者通过装修而改善其室内装潢,改扩建或装修支出满足确认条件的,应当将其资本化。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③改扩建工程或装修完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1.模式变更的原则
(1)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只有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2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处理
(1)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追溯)
(2)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知识点五: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出售或转让的方式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减少投资性房地产也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8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