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长夜无歌
(1)甲产品的账面价值=1000-40=960(万元)甲产品可变现净值=1060-30=1030(万元)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价值,因此应当转回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2)乙产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余额=400*20%=80(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80-6=74(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余额低于可变现净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74=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 6
乙产品无合同部分账面余额=400-80=320(万元)
乙产品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40-24=416(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余额,因此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丙产品账面余额=250(万元)
丙产品可变现净值=220-25=195(万元)
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余额,因此,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0-195=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5
贷: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 55
(4)签合同X产品的账面余额=30*15*7/20+7*10=227.5(万元)
签合同X产品的可变现净值=40*7*(1-10%)=252(万元)
签合同部分账面余额低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账面余额=30*15*13/20+13*10=422.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5*13*(1-10%)=409.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余额,因此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2.5-409.5=1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3
贷:存货跌价准备-X产品 13
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还请各位学员多多指教!
9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价值,因此应当转回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2)乙产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余额=400*20%=80(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80-6=74(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余额低于可变现净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74=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 6
乙产品无合同部分账面余额=400-80=320(万元)
乙产品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40-24=416(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余额,因此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丙产品账面余额=250(万元)
丙产品可变现净值=220-25=195(万元)
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余额,因此,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0-195=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5
贷: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 55
(4)签合同X产品的账面余额=30*15*7/20+7*10=227.5(万元)
签合同X产品的可变现净值=40*7*(1-10%)=252(万元)
签合同部分账面余额低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账面余额=30*15*13/20+13*10=422.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5*13*(1-10%)=409.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余额,因此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2.5-409.5=1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3
贷:存货跌价准备-X产品 13
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还请各位学员多多指教!
9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