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杠杆效应: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另一相关变量以较大幅度变动利用经营成本和资本成本中固有的固定成本属性而提高股东潜在收益能力的一种作用装置。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形式。杠杆效应既可以产生杠杆利益也可能带来杠杆风险经营杠杆效应缘于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财务杠杆缘于负债中固定利息(含优先股股息)的存在。
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额-变动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求边际贡献就是减变动,两个字“边变”同音)
息税前利润EBIT(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额-变动经营成本-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减去变动经营成本再减去固定经营成本后的差额。加一个公式: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系数DOL(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销售收入(销售量)的变动引起息税前利润更大的变动(分母是销售收入的变动率)。也就是企业的资产报酬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这种缘于固定经营成本的乘数效应被称为经营杠杆效应,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是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的变动率与利息等无关
经营杠杆系数是息税前利润变化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之间的比值(定义公式)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如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无穷大,此时企业销售额稍有减少便会导致更大的亏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经营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销量的增长率)
两个公式区别计算公式是定义公式的变形,息税前利润又成分母了,分子是边际贡献。变形公式:经营杠杆系数=1+基期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式子表明,息税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只要有固定成本存在,系数必定大于1,
影响因素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降低固定成本,增加销售收入,降低变动成本,三项都能降低经营杠杆系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效应最大
财务杠杆系数DFL(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财务杠杆: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盈余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这是定义公式
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引起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部分)),利息优先股股息越大,风险越大。无优先股的公式=EBIT/(EBIT-利息)=1+基期利息/(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EBIT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税前利润。公式里面的不是利润,是息税前利润
推导公式无优先股简化公式:DFL=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润总额
影响财务杠杆因素负债水平及其成本、优先股规模及其成本、资本结构变动、所得税等。资本成本越大,财务杠杆越大,风险越大
 在企业有正的税后利润的前提下,财务杠杆系数最低为1,不会为负数;只要有固定性资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总杠杆DTL(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共同存在)总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作用,将导致产销业务量稍有变动,就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更大的变动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定义公式:总杠杆系数=每股收益的变动率EPS/销售变动率S
推导公式总杠杆系数DTL=DOL*DFL=(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润总额)=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利润总额。
影响因素1、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固定经营成本大,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以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比重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固定经营成本小,经营杠杆系数小,经营风险小,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以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初创阶段,产销量低,经营风险大,多采用股权筹资
杠杆系数注意事项基期的含义:前一期数据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

11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