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基础班学完进入习题班,一定要先做题,再听老师讲。自己已经会的,理解的题可以跳过不听,直接听不会的,这样很省时间。自己还做了一遍网校题库里的题。这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班次跟着听就行了,花的时间不多。其实主要是基础班和习题班很重要,而且自己看书也很重要。我每本书看了3遍,第一遍是配合基础班仔细研读,第二遍是在听串讲班冲刺班后精读,挑老师提到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精读,第三遍,当然是考前记忆性的看。
我是大概4月底的样子开始学税收法,因为这门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当然也是要理解记忆的,所以在临近考前学。其学习顺序和上面一样
如果有一定的基础,我觉得还是不要一门一门的学,这样很容易学完第二门,第一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税一和税二可以同时学,它们联系不大,税一是增消营三大税种,税二主要是所得税。如果没有基础,我建议先学税一,第一章可能会让你头疼,很无趣。可以放到最后学习,等学完所有章节,再学第一章,就容易明白。学完后开始学税二,与此同时看税一的教材,把之前学的进行理解消化,并加深记忆。
税代应该放在税一税二都学完基础班后开始,因为这门涉及以上两门课程的知识,也涉及一定的财会知识。在学习税代的同时也是对税一和税二的再次复习和加深理解。这时也要开始学习财务与会计了。税收法可以在考前2个月开始学习,不能太早,理解记忆的东西多,早了容易忘。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时间安排也不同。你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情况调整计划和进度。先说到这,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提,我们共同努力!
其实我之前也是没有一点基础的,非财务专业,一天财务也没干过。在09年考过一个会计证,之后开始喜欢上财务了,开始考注会。10年考会计,看书像天书,完全看不懂,我就先听课件,听完一章马上再看书,似乎有点懂了。就这样一章一章学完了,还是一头雾水。再把基础班的课件听第二遍,也是听完一章,马上再看书,很多不懂的地方真的懂了。两轮基础班过后,开始听强化班,这时可以听完课后马上做网上习题班的题练练手(我在基础班曾做过习题,但是很受打击,错误率很高,效率很低,最后决定不做了。),强化班时有一定基础了,做题效果好很多,信心也建立起来了。之后习题班,一定是自己先做题,再听老师讲。如果没有基础,我建议可以采用我学会计的方法试试。刚开始很难,很累,坚持一下,越到后面越容易了,也越有信心了。
临到考试前我对这次考试还是充满了信心的,可是考试前一晚却失眠了,整晚处于兴奋状态,第二天一早却蔫了,头昏脑胀,心里那叫一个难受。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久,却毁于一旦。考场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带着黑眼圈,昏昏沉沉走进考场。试卷到手,开始做题,每道题都那么熟悉,但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明明考前做过类似的题,可今天怎么了,今天是怎么了......心里很难受,都怪昨晚失眠,害死人了。心里越急,越做不出来。急得我都冒汗了,举手请老师开下风扇,可老师却说后面同学冷(本来之前风扇是开的,就因为这位同学要求才关的)。心里那叫一个气,心烦意乱,天时地利人和全没了,绝望啊!真有马上交卷走人的冲动。但也仅限于冲动,万万不能付诸行动。我马上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交卷只能是0分,坚持一下,冷静一点,尽力就好。不就是一晚没睡好觉吗,不至于傻掉,那么多大作家,大文豪,科学家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不一样创作出惊世之作,一样搞科研。不就是个考试吗,不就是一晚没睡了,没什么了不起。这样的心态转变实际上只花了我十几秒钟。时间不等人,马上开工。不会做的马上做后面,做会一道题,信心又回来了,越做感觉越好。会做的做完后,马上返回做不会的,这时心情放松很多,不会做的题也立马开窍了。实在不会的,乱编也给它整上去。 最终没有遗憾的走出考场。最终成绩70分,比我的60分要求还多了10分!
有了这次学习的经验后,11年我又考了审计和税法,12年又考了财管,公司战略,经济法。很幸运,都一次性通过了。
扯得有点远了,我想要说的是,没有基础不要怕,只要自己够勤奋,够努力,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当然,还要耐得住寂寞,一切皆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注意总结经验。
我觉得你可以先从税一下手,学完后,再学税二。如果同时进行,税二相对难一点,怕一下子把自己弄的头大,失去信心。学税二的过程中一定要复习税一,刚开始是会觉得又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毕竟是学过一遍的,很快就能找回感觉,回忆起来。不顺利考试于担心,学习就是要反反复复,才能记住。
12年前
暂无评论
第一轮基础班学完进入习题班,一定要先做题,再听老师讲。自己已经会的,理解的题可以跳过不听,直接听不会的,这样很省时间。自己还做了一遍网校题库里的题。这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班次跟着听就行了,花的时间不多。其实主要是基础班和习题班很重要,而且自己看书也很重要。我每本书看了3遍,第一遍是配合基础班仔细研读,第二遍是在听串讲班冲刺班后精读,挑老师提到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精读,第三遍,当然是考前记忆性的看。
我是大概4月底的样子开始学税收法,因为这门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当然也是要理解记忆的,所以在临近考前学。其学习顺序和上面一样
如果有一定的基础,我觉得还是不要一门一门的学,这样很容易学完第二门,第一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税一和税二可以同时学,它们联系不大,税一是增消营三大税种,税二主要是所得税。如果没有基础,我建议先学税一,第一章可能会让你头疼,很无趣。可以放到最后学习,等学完所有章节,再学第一章,就容易明白。学完后开始学税二,与此同时看税一的教材,把之前学的进行理解消化,并加深记忆。
税代应该放在税一税二都学完基础班后开始,因为这门涉及以上两门课程的知识,也涉及一定的财会知识。在学习税代的同时也是对税一和税二的再次复习和加深理解。这时也要开始学习财务与会计了。税收法可以在考前2个月开始学习,不能太早,理解记忆的东西多,早了容易忘。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时间安排也不同。你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情况调整计划和进度。先说到这,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提,我们共同努力!
其实我之前也是没有一点基础的,非财务专业,一天财务也没干过。在09年考过一个会计证,之后开始喜欢上财务了,开始考注会。10年考会计,看书像天书,完全看不懂,我就先听课件,听完一章马上再看书,似乎有点懂了。就这样一章一章学完了,还是一头雾水。再把基础班的课件听第二遍,也是听完一章,马上再看书,很多不懂的地方真的懂了。两轮基础班过后,开始听强化班,这时可以听完课后马上做网上习题班的题练练手(我在基础班曾做过习题,但是很受打击,错误率很高,效率很低,最后决定不做了。),强化班时有一定基础了,做题效果好很多,信心也建立起来了。之后习题班,一定是自己先做题,再听老师讲。如果没有基础,我建议可以采用我学会计的方法试试。刚开始很难,很累,坚持一下,越到后面越容易了,也越有信心了。
临到考试前我对这次考试还是充满了信心的,可是考试前一晚却失眠了,整晚处于兴奋状态,第二天一早却蔫了,头昏脑胀,心里那叫一个难受。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久,却毁于一旦。考场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带着黑眼圈,昏昏沉沉走进考场。试卷到手,开始做题,每道题都那么熟悉,但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明明考前做过类似的题,可今天怎么了,今天是怎么了......心里很难受,都怪昨晚失眠,害死人了。心里越急,越做不出来。急得我都冒汗了,举手请老师开下风扇,可老师却说后面同学冷(本来之前风扇是开的,就因为这位同学要求才关的)。心里那叫一个气,心烦意乱,天时地利人和全没了,绝望啊!真有马上交卷走人的冲动。但也仅限于冲动,万万不能付诸行动。我马上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交卷只能是0分,坚持一下,冷静一点,尽力就好。不就是一晚没睡好觉吗,不至于傻掉,那么多大作家,大文豪,科学家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不一样创作出惊世之作,一样搞科研。不就是个考试吗,不就是一晚没睡了,没什么了不起。这样的心态转变实际上只花了我十几秒钟。时间不等人,马上开工。不会做的马上做后面,做会一道题,信心又回来了,越做感觉越好。会做的做完后,马上返回做不会的,这时心情放松很多,不会做的题也立马开窍了。实在不会的,乱编也给它整上去。
最终没有遗憾的走出考场。最终成绩70分,比我的60分要求还多了10分!
有了这次学习的经验后,11年我又考了审计和税法,12年又考了财管,公司战略,经济法。很幸运,都一次性通过了。
扯得有点远了,我想要说的是,没有基础不要怕,只要自己够勤奋,够努力,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当然,还要耐得住寂寞,一切皆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注意总结经验。
我觉得你可以先从税一下手,学完后,再学税二。如果同时进行,税二相对难一点,怕一下子把自己弄的头大,失去信心。学税二的过程中一定要复习税一,刚开始是会觉得又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毕竟是学过一遍的,很快就能找回感觉,回忆起来。不顺利考试于担心,学习就是要反反复复,才能记住。
12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