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会计要素特征及确认条件 确认=入账+入表。确认的前提是要符合要素的定义。

会计要素

特征

确认条件

1.资产

【能生钱的钱】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拥有或控制的

如,融资租赁—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筹建期间开办费,盘亏的资产,委托代销商品:

3.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过去的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

1.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的

现时义务是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推定义务(预计负债)属于现时义务。潜在义务(如可能承担连带赔偿的或有负债)不是现时义务,因此,或有负债不是负债。

2.负债的清偿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同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末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超过部分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一般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损失都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1. 留存收益等:包括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

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补:利得与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总之,利得和损失是指非日常活动形成的,资本溢价不是利得。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1)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2)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3)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差额及重分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具体是指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具体是指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 捐赠利得;盘盈利得; 政府补助。权益法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利得;罚没利得;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2)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预计负债损失;罚款支出。

4.收入

1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区别于利得

2.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负债减少一般是指预收账款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费用

1.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区别于损失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出。

1.与费用有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负债增加,像预提费用)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6.利润

利润是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12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