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固定成本=产量最低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产量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二)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三)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四)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个账户所记录的成本内容不同,或者成本估计要求的准确性不同,分别采用近似分类和比例分配两种具体做法。(1)近似分类:将比较接近固定成本的项目归入固定成本,比较接近变动成本的项目归入变动成本。(2)比例分配:将不宜简单归人固定或变动成本的项目,通过一定比例将其分解成固定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第二节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
一、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一)损益方程式
1、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1)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2)这个方程式含有相互联系的5个变量,给定其中4个变量值,就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
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税率)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1、有关概念及计算公式
(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6)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一产品变动成本
(7)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一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2、基本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3、边际贡献率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4、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二、盈亏临界分析
(一)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二)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12年前
暂无评论
或:固定成本=产量最低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产量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二)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三)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四)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个账户所记录的成本内容不同,或者成本估计要求的准确性不同,分别采用近似分类和比例分配两种具体做法。(1)近似分类:将比较接近固定成本的项目归入固定成本,比较接近变动成本的项目归入变动成本。(2)比例分配:将不宜简单归人固定或变动成本的项目,通过一定比例将其分解成固定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第二节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
一、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一)损益方程式
1、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1)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2)这个方程式含有相互联系的5个变量,给定其中4个变量值,就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
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税率)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1、有关概念及计算公式
(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6)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一产品变动成本
(7)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一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2、基本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3、边际贡献率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4、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二、盈亏临界分析
(一)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二)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2)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4)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5)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6)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12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