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固定成本=产量最高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产量

  或:固定成本=产量最低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产量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二)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三)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四)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个账户所记录的成本内容不同,或者成本估计要求的准确性不同,分别采用近似分类和比例分配两种具体做法。(1)近似分类:将比较接近固定成本的项目归入固定成本,比较接近变动成本的项目归入变动成本。(2)比例分配:将不宜简单归人固定或变动成本的项目,通过一定比例将其分解成固定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第二节 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

  一、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一)损益方程式

  1、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1)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2)这个方程式含有相互联系的5个变量,给定其中4个变量值,就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

  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税率)

  (二)边际贡献方程式

  1、有关概念及计算公式

  (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6)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一产品变动成本

  (7)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一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2、基本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3、边际贡献率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4、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二、盈亏临界分析

  (一)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含义
盈亏临界点是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
计算公式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二)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含义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计算公式
(1)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4)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5)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6)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12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