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

注意: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同属于材料,但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2在产品包括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3企业接受外来原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4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若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很可靠的计量

作为存货核算:1原材料2 包装物3委托加工物资4低值易耗品5库存商品6周转材料。

不能作为存货核算:1工程物资2符合固定资产的周转材料

?委托代销商品?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的成本

采购成本: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成本,如:

存货的核算方法

计划成本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或“产品成本差异”将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售价金额法: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将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进价)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

外购存货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其他采购成本

注意:

1相关税费: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

2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搬运费):一般纳税人可抵扣运费(有发票)的7%,不计入采购成本中。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

1自行生产的存货

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其成本由采购成本(由所使用或消耗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转移而来的)、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可直接认定的产品设计费用)。

注意:不能直接认定的产品设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委托加工的存货

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委托加工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注意:2个不一定”计入收回存货的成本:
1)消费税:
收回后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要计入成本。收回后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不计入成本
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2)增值税:
A一般纳税人购入的材料如果包括进项税额,是可抵扣的,不能计入存货成本。但若从国外进口的材料、进口的物资,支付的关税应计入外购材料的成本。
B小规模纳税人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材料,支付了进项增值税的,要计入外购材料的成本

() 其它方式取得存货成本

企业取得存货的其他方式主要包括接受投资者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
1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不公允的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实收资本        (1 000×11%11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7
2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

1)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方式换入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公允价值+销项税+付补(-收补)-进项税;
2.交易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价内税+价外税+付补(-收补)-进项税;
2.不确认交易损益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2)债务重组:以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入账

3)企业合并(暂略)

3盘盈存货的成本—以重置成本入账

1)批准前

借:库存商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后,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日常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

   其它应付款(有责任人过错)

注意:“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科目,期末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资产负债表日即使盘盈的存货没有被批准处理,也应按估计处理,“待处理财产损溢”不留余额

本节易错知识小结

下列项目不计入采购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地震等造成的非常损失);注意:企业超定额的废品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2运输过程中的不合理损耗计入其他应收款(采购人员赔偿)、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营业外支出(非常原因入自然灾害等造成的);

3入库后的仓储费(不括酒类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仓储费)计入管理费用;

4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收回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5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计入管理费用;

6采购人员差旅费,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销售费用。

12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