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caohui568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
观点
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
衡量指标
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优点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
1.没有考虑利润的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二)股东财务最大化
观点
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
衡量指标
股东财富(股票数量×股票价格)
【提示】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优点
1.考虑了风险因素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
3.对上市公司而言,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缺点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3.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观点
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为目标
衡量指标
【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优点
1.考虑了报酬的取得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考虑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缺点
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能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提示】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作用的增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观点
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中承担着最大的权利义务、风险和报酬,但是债权人、员工、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也为企业承担着风险。
因此,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衡量指标
相关者利益(指标体系)
具体内容
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的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缺点
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
【提示】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但是鉴于该目标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本书后述章节仍采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2)目标之间的联系
13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提示】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
3.对上市公司而言,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3.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考虑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能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因此,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的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但是鉴于该目标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本书后述章节仍采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2)目标之间的联系
13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