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第二章 增值税
二、增值税类型: 理论上增值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货物或劳务价值中的V+M部分,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部分。 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据以征税的增值额是一种法定增值额,并非理论上的增值额。所谓法定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政策要求,在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 法定增值额不一定等于理论增值额,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国在规定扣除范围时,对外购流动资产价款都允许扣除,但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办法不同,同时存在一些难以征收增值税的行业以及对一些项目的减免税,二者也会有所不同。
增值税类型
特点
优点
缺点
生产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2.确定法定增值额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价款;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保证财政收入
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不利于鼓励投资
收入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部分;2.对外购固定资产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 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一种标准的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
凭发票扣税的计算下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消费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仅限于消费资料价值的部分;2.允许当期购入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便于操作
减少财政收入
13年前
暂无评论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一)关于增值额的问题
实行增值税时,在税率一致的情况下,对每一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之和,实际上就是按最终销售额征收的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一)关于增值额的问题
实行增值税时,在税率一致的情况下,对每一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之和,实际上就是按最终销售额征收的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一)关于增值额的问题
实行增值税时,在税率一致的情况下,对每一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之和,实际上就是按最终销售额征收的增值税。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一)关于增值额的问题
实行增值税时,在税率一致的情况下,对每一生产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之和,实际上就是按最终销售额征收的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1.直接法:先算增值额后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分为加法和减法(略)。
2.间接法:不直接根据增值税计算增值额,而是首先计算出应税货物的整体税负,然后从整体税负重扣除法定的外购项目已纳税款。该方法简便易行、计算准确、适用广泛,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
二、增值税类型:
理论上增值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货物或劳务价值中的V+M部分,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部分。
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据以征税的增值额是一种法定增值额,并非理论上的增值额。所谓法定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政策要求,在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
法定增值额不一定等于理论增值额,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国在规定扣除范围时,对外购流动资产价款都允许扣除,但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办法不同,同时存在一些难以征收增值税的行业以及对一些项目的减免税,二者也会有所不同。
增值税类型
特点
优点
缺点
生产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
2.确定法定增值额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价款;
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保证财政收入
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不利于鼓励投资
收入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部分;
2.对外购固定资产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
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一种标准的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
凭发票扣税的计算下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消费型增值税
1.课税基数仅限于消费资料价值的部分;
2.允许当期购入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
3.法定增值额<理论增值额
便于操作
减少财政收入
(一)增值税的性质:
1.以全部流转额为计税销售额。
2.税负具有转嫁性;(间接税)
3.按产品或行业实行比例税率,目的在于广泛征集财政收入,而不是调节收入差距。
(二)增值税的计税原理
1.按全部销售额计税,但只对其中的新增价值部分征税。
2.实行税款抵扣制。
3.税款随货物销售逐环节转移,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
四、增值税与其他流转税的配合
(一) 交叉征税:如:增值税与消费税
(二) 平行征税:如:增值税与营业税
五、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特点
1.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
2.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
3.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二)增值税的优点
1.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2.即便于对出口商品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
3.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
4.在税收征管上可以互相制约,交叉审计,避免发生偷税
13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