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一叶知秋V
我的错题本   -第一篇第一章

7、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监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
A.
行为的主体只能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B.
行为的内容是下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C.
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
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监督的特征。行政监督的主要特征是:(1)行政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为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4)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5)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管理目标的具体实现。

【该题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1、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设定税务行政许可的文件可以确定税务所以及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有行政许可权
B.
公安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相对人应以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C.
专利复审委员会是国家专利局的内部机构,属于授权行政主体
D.
税务所有权作出警告和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E.
对国税局税务所、各级国税局的稽查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主管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以及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税务机关是否具有行政许可权,由设定税务行政许可的文件确定。选项A正确。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派出所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属于种类越权,相对人不服的,只能以设立该派出所的公安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选项B错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警告不是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所以选项D错误。对国税局税务所、各级国税局的稽查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主管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7、下列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
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B.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C.
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不能相互约定权利和义务
D.
行政法律关系争议都可以通过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
E.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以行政主体不一定是行政机关。所以选项A错误。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和义务,但是有例外情况。例如,行政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相互约定权利和义务。所以选项C错误。大多数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和行政裁判机构依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决,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所以选项D错误。

【该题针对行政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9、因一高压线路经过某居民小区,该小区居民李某向某市规划局申请公开高压线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如果申请公开的信息中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公开
B.
李某应说明申请信息的用途
C.
李某可以对公开信息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D.
某市规划局公开信息时,可以向李某依法收取相关成本费
E.
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果想要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说明申请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信息的形式。所以选项C正确。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因此,D项说法正确。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选项E说法不准确,排除了当场答复的情况。

【该题针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错误的有( )。
A.
行政相对人不得随意改变行为内容
B.
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
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当事人应当先予以遵守和服从
D.
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E.
行政相对方不得否认行政行为的内容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所以,本题只有ABE项的理解是正确的。C项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体现,D项是行政行为执行力的体现。

【该题针对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13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