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追风之云
首先:财务报告的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强调可靠性,而历史成本计量能更好的体现可靠性的质量要求。决策有用观强调相关性,历史成本外的计量属性能更好的体现正确相关的质量要求。
其次:向谁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投资者),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一、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可靠性、相关性与及时性:讲义中说:及时性是可靠性与及时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可靠性与及时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我理解:
可靠与相关有时候是矛盾的,做为会计应该根据真实发生的交易事项提供可靠的信息,可靠就可能滞后。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价值(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最重要,要求相关性。相关是目的,可靠是前提,尽量在可靠的前提下达到相关的目的。因为可靠,因为相关才有用,而如果不及时,什么都没用。
2、可比性与可靠、相关性: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应采用一致会计政策,但是如果为了更可靠更相关或者国家让改政策,不违背可比性。横向可比:不同企业使用同一口径,也就是国家规定的38个会计准则。也就是说,只要企业不是人为操纵,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做出的变更事项都不违背可比性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经济的实质重于法律的形式。也就是说,在实务会计处理中,经济实质与法律的形式不同时,以实质为标准。比如:融资租赁实质就是虽没有资产的所有权,却已经拥有了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售后回购实质就是融资;售后租回不公允的差额不能走损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控制权不以比例为标准;关联方交易以公允为标准看实质等。
4、重要性:依赖于主观判断,从性质与金额两方面为依据判断是否会影响使用者做出决策。
5、谨慎性: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影响损益费用。也就是说,所有可能使所有者权益金额变大的项目都要谨慎。比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加速折旧、物价下降的先进先出法、或有事项、研发支出走损益、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谨慎,递延所得税资产足额确认。
二、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核算的对像,区分主体,不然算的什么都不知道了。所有者本身的业务是所有者的,不是企业的。
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比如资产折旧分摊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不能想当然。同样的资产如果清算处理方法一定会不同。
3、会计分期:没有分期没法做报告。有了一个时间尺度,好多算法就有了依托。比如折旧摊销的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价值尺度,只有货币是统一的,才能充分反映主体的经营价值。
三、会计基础
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4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首先:财务报告的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强调可靠性,而历史成本计量能更好的体现可靠性的质量要求。决策有用观强调相关性,历史成本外的计量属性能更好的体现正确相关的质量要求。
其次:向谁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投资者),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一、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可靠性、相关性与及时性:讲义中说:及时性是可靠性与及时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可靠性与及时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我理解:可靠与相关有时候是矛盾的,做为会计应该根据真实发生的交易事项提供可靠的信息,可靠就可能滞后。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价值(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最重要,要求相关性。相关是目的,可靠是前提,尽量在可靠的前提下达到相关的目的。因为可靠,因为相关才有用,而如果不及时,什么都没用。
2、可比性与可靠、相关性: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应采用一致会计政策,但是如果为了更可靠更相关或者国家让改政策,不违背可比性。横向可比:不同企业使用同一口径,也就是国家规定的38个会计准则。也就是说,只要企业不是人为操纵,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做出的变更事项都不违背可比性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经济的实质重于法律的形式。也就是说,在实务会计处理中,经济实质与法律的形式不同时,以实质为标准。比如:融资租赁实质就是虽没有资产的所有权,却已经拥有了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售后回购实质就是融资;售后租回不公允的差额不能走损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控制权不以比例为标准;关联方交易以公允为标准看实质等。
4、重要性:依赖于主观判断,从性质与金额两方面为依据判断是否会影响使用者做出决策。
5、谨慎性: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影响损益费用。也就是说,所有可能使所有者权益金额变大的项目都要谨慎。比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加速折旧、物价下降的先进先出法、或有事项、研发支出走损益、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谨慎,递延所得税资产足额确认。
二、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核算的对像,区分主体,不然算的什么都不知道了。所有者本身的业务是所有者的,不是企业的。
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比如资产折旧分摊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不能想当然。同样的资产如果清算处理方法一定会不同。
3、会计分期:没有分期没法做报告。有了一个时间尺度,好多算法就有了依托。比如折旧摊销的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价值尺度,只有货币是统一的,才能充分反映主体的经营价值。
三、会计基础
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4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