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量抽样
定义
步骤
样本实际金额
样本规模
1.平均错报=
样本实际金额-帐面金额
=
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帐面金额
注意:
①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②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③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初始样本规模=[
总体标准差×(可接受的误受风险置信系数+误拒风险置信系数)×总体规模
总体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
14年前
暂无评论
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变量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以下简称PPS抽样)。
(2)差额估计抽样
(3)比率估计抽样
[/td][/tr][tr][td=2,1,945](一)传统变量抽样的运用
[/td][/tr][tr][td=1,1,16]
[/td][td=1,1,930]传统变量抽样又可以分为3种具体的方法: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
定义
步骤
样本实际金额
样本规模
②总体金额估计值=样本平均值×总体规模
③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估计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②用平均错报乘以总体规模来推断总体错报金额估计数据;
③将总体错报估计数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1.平均错报=
样本实际金额-帐面金额
样本规模
=
样本实际金额-帐面金额
样本规模
②用总体账面金额乘以比率得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
③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帐面金额
=
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帐面金额
注意:
①
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②
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③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初始样本规模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初始样本规模=[
总体标准差×(可接受的误受风险置信系数+误拒风险置信系数)×总体规模
总体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
[/td][/tr][/table]
14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