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制定机关
列举(或备注)
效力层级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地方性
法规
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其他渊源
区别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4年前
暂无评论
1-30
行政法渊源---李素贞老师用表格表现出来的
名称
制定机关
列举(或备注)
效力层级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地方性
法规
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其他渊源
行政法律关系要素
主体
内容
义务: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执行行政决定等
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中行政机关占80%至90%,那么行政机关都有哪些呢?
1.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
3.行政机关是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
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
地方行政机关
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通常分为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有些地方是四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自治州、设区的市和市管县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
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以上机关均是行政主体。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会考到复议机关之类的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职权行政主体,而是经授权后才成为行政主体,才能被复议等。包括:行政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
其中行政机构:包括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机构(一般不是行政主体)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商标法》授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 工作;《专利法》授予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的专利管理工作。此外,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内设的航政机构和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设的交通警察大队和消防监督机构等,都已被有关法律法规授予行政主体资格。
2.派出机构: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的区别--设立机关不同、职权不同、主体资格不同
区别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
3.临时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临时成立的,一般不具行政主体资格,但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都可以行使行政职权,又都不是行政机关,那么两者的区别是: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4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