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2011税律强化班第一章

1-30

行政法渊源---李素贞老师用表格表现出来的

名称



制定机关


列举(或备注)


效力层级


宪法



全国人大

根本**,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法律


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企业所得税法
效力层级仅次于宪法,不得与宪法相冲突
一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税收征管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规定
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

行政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政府规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性


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其他渊源




国际条约国际协定以及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律关系要素

主体
行政主体
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的社会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相对人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一方当事人。
客体
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内容
行政主体的权力(职权与职责)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
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行政参与权、行政受益权、行政请求权
义务: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执行行政决定等

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中行政机关占80%90%,那么行政机关都有哪些呢?
1.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
3.行政机关是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
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
名称
组成或举例
是否是行政主体
国务院
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行政主体
国务院组成部门
如: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司法部、建设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直属机构
如: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环保总局、技术监督局等
行政主体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如: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化部管理的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国家外国专家局等;
行政主体
国务院办事机构
如:外事办、侨务办、港澳办、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等
不是行政主体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通讯社、国家行政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保基金会、自然科学基金会  14项2011书上列举需记忆
一般不是行政主体,但法律、法规授权时是行政主体


地方行政机关
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通常分为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有些地方是四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自治州、设区的市和市管县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
    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
以上机关均是行政主体。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会考到复议机关之类的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职权行政主体,而是经授权后才成为行政主体,才能被复议等。包括:行政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
其中行政机构:包括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机构(一般不是行政主体)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商标法》授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 工作;《专利法》授予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的专利管理工作。此外,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内设的航政机构和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设的交通警察大队和消防监督机构等,都已被有关法律法规授予行政主体资格。
2.派出机构: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的区别--设立机关不同、职权不同、主体资格不同

区别


派出机关


派出机构


设立机关不同
某级政府设立
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
行使职权不同
行使一般行政职权
只行使某方面的行政职权
种类多少不一
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财政所等
法律地位不同
行政主体(职权行政主体)
一般情况下不是行政主体,只有法律法规授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授权行政主体)
注意:派出机构行使所在机关职权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只能以所在机关的名义行使。此时,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同时注意,税务所由于取得了《税收征管法》的授权,因此是行政主体。

3.临时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临时成立的,一般不具行政主体资格,但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都可以行使行政职权,又都不是行政机关,那么两者的区别是: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权力来源不同
行政机关的委托
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
行使行政权的方式不同
基于委托取得行政权,不能独立行使,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
可以以自已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法律地位和行为后果不同
不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不可以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属于行政主体,可作为被告和被申请人






14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