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坚持 GEZI
第二章
预算管理
一、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
为了简便起见,只考虑产品销售利润预算问题,不涉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而且以利润总额为分析对象。在有关产品的销售价格、经营成本、产销结构等条件明确的情况下,企业未来预算期间的目标利润预算通常可用下列方法进行:
1.
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
=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
×
(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
2.
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它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
(
1
)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多少完全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多寡,两者成正比例变动。企业可以在上期实际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前几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利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
×
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
2
)成本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
×
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式中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是按成本费用资料加以确定的,而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则可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确定。
(
3
)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投资资本平均总额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果下: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
×
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按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目标利润的实质,就是按要求的企业投资利润率测算目标利润。
(
4
)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它是根据有关产品上一期间实际获得的利润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平均利润增长幅度(百分比),并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动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
×
(
1
+利润增长百分比)
3.
上加法
它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的方法。
(
1
)测算净利润
两种方法:
①
按照新增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率计算
股利分配率=
1
-留存收益率=
1
-新增留存收益
/
净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
/
(
1
-股利分配率)
适用于企业以年度净利润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
②
按照新增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额计算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适用于企业以股本为基础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
(
2
)测算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净利润
/
(
1
-所得税率)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通过目标利润预算确定利润目标以后,即可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各种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按顺序从前往后逐步进行,直至编制出预计财务报表。
(一)销售预算编制
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
(
二)生产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是规划预算期生产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它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并可以作为编制材料采购预算和生产成本预算的依据。
该预算只有实物量指标,没有价值量指标。无法直接为现金预算提供资料(该预算不涉及现金收支)。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
(
三)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材料采购预算是为了规划预算期材料消耗情况及采购活动而编制的,用于反映预算期各种材料消耗量、采购量、材料消耗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等计划信息的一种业务预算。
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
×
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四)直接人工预算
它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
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
×
该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额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反映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一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间接制造费用的预算。
这些费用必须按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某项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项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业务量预算总数
(六)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各种产品生产成本水平的一种业务预算。
这种预算是在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是以价值形式反映整个预算期内为销售产品和维持一般行政管理工作而发生的各项目费用支出计划的费用预算。
该预算与制造费用预算一样,需要划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列示。
(八)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往往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与筹措,并经常跨年度,因此除个别项目外,一般不纳入日常的业务预算,但应计入与此有关的现金收支预算与预计资产负债表。
(
九)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将业务预算各表中反映的现金收支额和决策预算的现金投资额汇总列出现金收入总额、现金支出总额、现金余缺数及投资、融资数额的预算。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措(现金不足时)=期末现金余额
或: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投放(现金多余时)=期末现金余额
(十)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务预算之一。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它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然后根据计划期间各项预算的有关资料做必要的调整。
15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第二章 预算管理
一、目标利润预算方法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
为了简便起见,只考虑产品销售利润预算问题,不涉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而且以利润总额为分析对象。在有关产品的销售价格、经营成本、产销结构等条件明确的情况下,企业未来预算期间的目标利润预算通常可用下列方法进行:
1.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它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
(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多少完全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多寡,两者成正比例变动。企业可以在上期实际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前几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利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式中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是按成本费用资料加以确定的,而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则可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确定。
(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投资资本平均总额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果下: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按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目标利润的实质,就是按要求的企业投资利润率测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它是根据有关产品上一期间实际获得的利润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平均利润增长幅度(百分比),并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动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它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的方法。
(1)测算净利润
两种方法:
① 按照新增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率计算
股利分配率=1-留存收益率=1-新增留存收益/净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率)
适用于企业以年度净利润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
② 按照新增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额计算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适用于企业以股本为基础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
(2)测算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通过目标利润预算确定利润目标以后,即可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各种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按顺序从前往后逐步进行,直至编制出预计财务报表。
(一)销售预算编制
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
(二)生产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是规划预算期生产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它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并可以作为编制材料采购预算和生产成本预算的依据。
该预算只有实物量指标,没有价值量指标。无法直接为现金预算提供资料(该预算不涉及现金收支)。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
(三)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材料采购预算是为了规划预算期材料消耗情况及采购活动而编制的,用于反映预算期各种材料消耗量、采购量、材料消耗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等计划信息的一种业务预算。
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四)直接人工预算
它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该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额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反映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一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间接制造费用的预算。
这些费用必须按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某项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该项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业务量预算总数
(六)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各种产品生产成本水平的一种业务预算。
这种预算是在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是以价值形式反映整个预算期内为销售产品和维持一般行政管理工作而发生的各项目费用支出计划的费用预算。
该预算与制造费用预算一样,需要划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列示。
(八)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往往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与筹措,并经常跨年度,因此除个别项目外,一般不纳入日常的业务预算,但应计入与此有关的现金收支预算与预计资产负债表。
(九)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将业务预算各表中反映的现金收支额和决策预算的现金投资额汇总列出现金收入总额、现金支出总额、现金余缺数及投资、融资数额的预算。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措(现金不足时)=期末现金余额
或: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投放(现金多余时)=期末现金余额
(十)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务预算之一。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它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然后根据计划期间各项预算的有关资料做必要的调整。
15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