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第三节 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涵义
成本法也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成本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2.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信息资料、指标需要通过历史资料获得。同时,现时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可比性。
3.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三、成本法中的基本要素
(一)资产的重置成本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二)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
(四)资产的经济性贬值
四、成本法中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核算法。
2.价格指数法。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价格指数
或: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式中,价格指数可以是定基价格指数或环比价格指数。
注意:重置核算法和价格指数法的区别
1.用价格指数法算出来的重置成本只能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有可能是复原重置成本,也有可能是更新重置成本。
2.价格指数法是建立在不同时期某一种或某一类或全部资产的价格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3.功能价值类比法。
(1)生产能力比例法。
(2)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二)实体性贬值的测算方法
1.观察法,也称成新率法。
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
2.使用年限法。
3.修复费用法。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四)资产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第四节 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 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各种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路径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三种方法的逻辑出发点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1.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评估价值类型要相适应。
2.方法的选择要受到评估对象的类型、状态等的影响。
3.方法的选择还受到此方法的评估资料以及技术参数的约束

16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