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了与国际...[详细]
2017年1月12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公布了今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的前百家信息。同公示稿对比,排名略有变动,大华与致同互换了位置,大华由原来...[详细]
会计的基本特征有:(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详细]
收入作为利润表中利润构成的一项重要要素,受到企业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重视,资本市场不断出现的利用收入确认进行财务舞弊的事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监管...[详细]
税负是指税收与税基的比例关系。 企业的税负以公司的利润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宏观税收负担与微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负指国家地区税收总量,以生产总值的...[详细]
在这里,我们为您创造可以自由发挥的网上会计人社区。 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及时全面的财经会计资讯; 在这里,我们为您设计了各层次的会计教育和培训课程;...[详细]
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含的成本,即产品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产品...[详细]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是经常使用的科目,但是很多财务人员没有正确区分这两个科目,使用时比较混乱,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应收账款”科目一般核算属于...[详细]
一、收入与利得(一)收入这里所讨论的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收入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范畴有区别。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收入的定义是:“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详细]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详细]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详细]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详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详细]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不征税收入的三种类型: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由于企业涉及财政...[详细]
⑴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详细]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火热进行中,您是否还在为遇到难题不能够及时解答而感到苦恼?为帮助更多会计从业资格学员高效备考,正保会计网校特从答疑板中精选...[详细]
共分三条,包括新准则制定目标和依据、收入定义、类型、适用范围等。 1、本准则制定的目标和依据:为了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详细]
会计科目只是管理信息的统计分类,管理人员可以依照管理上的需要增设会计科目。 有一个会计人员流传的笑话:某公司财务情况不是很好,到了年底,该发年经...[详细]
费用、成本和支出是三个易被混淆的概念,这里将分别对它们加以区分。 首先,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 什么是成本? 广义的成本指取得各种资产的代价。 狭义...[详细]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详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