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详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捐赠业务,特别是在救灾扶贫或一些新设立的企业在开业时,经常会发生社会各界的捐赠,对此事项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以前的核算...[详细]
长期以来,会计与税务差异,特别是收入的确认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财会人员。随着新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陆续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4号...[详细]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将税收返还作为政府补助的四种形式之一,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详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分别从会计角度和...[详细]
《通知》明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采取下列商品销售方式的,应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时间: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详细]
【摘要】会计准则从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社会价值的实现,二者对收入的确认...[详细]
上一篇: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暂时性差异一览表 下一篇:会计新规将扮靓保险公司年报相关新闻财务管理的归宿 政府补助有什么条件 外购存货如何确认...[详细]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2008年实施...[详细]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念、会计核算方法、差异分类、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等变化,详解了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梳理...[详细]
前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详细]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同,两者的差异无法消除。如果以税法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以会计核算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计算...[详细]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了与国际...[详细]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暂时性差异一览表2010-2-20 14:28 正保会计网校博客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责任...[详细]
所谓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劳务行为后,会计上对此一般不作为销售来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却规定为视同销售, 并要求计算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详细]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企业应关注收入、成本、费用、资产损失等项目的归集与核算,规范税前扣除,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在...[详细]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构成职工薪酬,也就是说,无论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薪酬,无论在职还是离职...[详细]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7年颁布新企业所得税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规定总结一下。1.会计方面固定资产的折旧...[详细]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会计与税法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详细]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通过新旧准则对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比较,结合实务工作对新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作一...[详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