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主要对合并会计报表中多层控股、交叉控股下合并范围的不同确立标准进行分析,并指出应结合“实质控制”或“主要受益方”的标准来确定合并范围,...[详细]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要求,加快建立政府会计准则...[详细]
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了对一个或多个业务的控制权。如果一...[详细]
【答案解析】 会计方法是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凭证的手段,是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2、下列...[详细]
审计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具体审计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从实施审计一方当事人和接受审计一方当事人两方面看,虽然他们在审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详细]
正保会计网校整理了《经济法》的精选题供大家复习,快来做题吧,动起来! 判断题 经济法主体中的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是主导者,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处于完全被动地受控...[详细]
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详细]
公允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现行交易时,不是强迫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详细]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前提为依据...[详细]
主体不同。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管理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海关或财政部门;而费的收取主体多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 特征不同。税...[详细]
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14年初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财会[2014]16号),这...[详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2015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会计部分考点:第九章——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第九个考点——投资性主体的特殊考虑...[详细]
一是该公司以向投资方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获取资金。这是一个投资性主体与其他主体的显著区别。 二是该公司的唯一经营目的...[详细]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的一个成果。往后,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框架,还会...[详细]
会计的基本特征有:(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详细]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指南后,又陆续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1-4号等文件,以对准则做以修订和完善。在...[详细]
问: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与一般原则是什么?答:前提条件:(一)纳税主体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包括单位和个人。正确界定纳税...[详细]
但由于土地增值税立法的先天不足,实务中,土地增值税的清算争议最大、矛盾最为突出。笔者作为实务工作者,将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税企争议的焦点问题整理如...[详细]
——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详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详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