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心不败,功必成!在职宝妈传授全科通过AICPA备考经验(下)

  《上篇》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整体的一个备考的规则,那么今天我会详细说明每一科考试的特点及直达技巧。

  大家准备好小板凳了吗?

FAR

  先说FAR,这门科目是整个考试的基础,对有财税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这门科目的难度是easy的,主要的难点我认为就是怎么用英语来表达而已。对在国内有考过CICPA的考生来讲,计算的难度是没法比的。

  FAR考的还是一个英语的思维和习惯,凡是涉及到的计算题都是非常的简单,只要你把一个项目的整体框架流程理顺了,关键的英语词汇掌握了,无论怎么变着花样考你,你都能得分。

在学习每一个财务规则的时候,要将整套流程理解透彻,一定要理解每个细节及Becker中的案例,不能放过一个细节。只要都详细地过一遍,那么做题达到及格基本就不是问题了。

  坦白说,我个人对Becker中的题库没有完全做完一遍就通过考试了。开始的时候,我看了几页书之后就着急做题,正确率很低,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点是没有用英语理解整个处理过程,以为自己都会了,其实很多的细节还是没有理解。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先听一遍美国老师的课程,理解他们的思维,然后再结合中国老师的讲解,效果就好很多了,做题目的时候正确率也提高了一倍,立马就信心倍增了。

  FAR的时候一定要理解逻辑,记住流程,记住区别,比如lease的处理流程等。这门课程可以作为USCPA的入门课程,所以先把自己领进门,再去逐步提高吧。

AUD

  接下来说一下AUD,我认为通过AUD的关键是审计思维

  我自己是经常参与一些审计项目,在安排审计工作的时候,基本是有个全局的观念,我认为具备审计的思维对通过这门科目至关重要。因为这方面的工作经常做,经验比较多,所以个人也是在这门科目上用的时间最少,通过最轻松的一门。

我们现在所做的国内的审计业务尤其是上市公司审计基本和美国的很相近了,区别就是有一些原则定的会有稍微的差异,但是这个不影响考试。

还有的一些准则就是借鉴了美国的审计准则,这个方面我们只要把中国的审计学好了,理解起来会很轻松。

个人比较推荐李东洁老师和刘丹老师的课程,李老师的课程对考试知识点把握的非常精准,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刘老师的讲课注重审计框架,典型的西式思维,对理解整个审计流程非常有帮助。

学习顺序上我建议先听一遍美国老师的课,然后再听刘老师的课,然后再听李老师的课,最后再去做题目。

AUD的题目我建议先从simulation题目开始做,这样整个框架流程理解了,然后再解决小的知识点会比较轻松。刘丹老师说过,很多考生以为AUD是最难的,当你具备了这个审计的思维,然后用审计的思维去理解题目,你会发现其实AUD是这四门科目中最简单的。

BEC

BEC,这门科目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容易的。

这门科目内容庞杂但是都比较浅,不是深入的去探究一个课题,而是涉及的范围很广,大学毕业的学生基本知识都有了,可能感觉考这门课程很轻松。但是对我来说可是费了最多的精力,因为我要重拾英文写作,提高打字的速度,还有IT的知识,财务管理的知识等等。

就打字速度来说,我平时最常用的是搜狗拼音输入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常用字快捷输入,打中文的时候速度飞快,但是正是因为这套输入法用的过于顺手了,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再刻意改变我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尽管是我刻意的练习了打字速度,也练习了很多的作文模板,又专门找IT部门的人员给讲解了一下基础知识,在考试的时候我还是在交卷之前刚好写完3篇作文,以至于连检查的时间都没有,还好算是通过了。

这就是大龄考生的痛点啊,理解能力很好,瞬间提高学习新东西的能力确实是慢了很多。建议跟我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多多练习作文,提高打字速度,我认为IT这个难点不是最主要的,3篇作文取得一个好成绩是通过这门考试的关键,其余的simulation题和选择题就算是这门课的福利吧,只要稍微复习一下问题基本不大,作文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好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REG

REG,说一下通过的经历。

我本人在考注册税务师的时候是高分通过的中国税法一和二,加上自己工作中几乎天天接触税法,条条框框烂熟于心,给企业讲解税法举例论证可以说是随手拈来,几乎对自己真的是自信的那种。这是我没学这门课的时候对这门课的认知,但是学完以后我再也不敢这么盲目自大了。也许是因为对国内的税法太熟悉了,以至于我直到考完试也没有完全转变思维习惯。

美国税法强调实用性,这个原则几乎体现在每一道题目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simulation的大题,无不体现这一点。中国税法更强调原则,会给你一条原则,让你自己去理解里面的深刻的含义,不同的部门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举例来说,在选择题中,美国的考试是出一个类似小案例之类的,或者判断纳税人的状态或者判断纳税人该缴哪些税不该缴哪些税,你只要理解了那些个规则,是不需要去记忆一些数字条款之类的基本可以答对,反过来说你不理解规则即使记住了条款还是答不对,相当于说你考试答对了这道题目,在实际生活中你就知道了怎么申报你的税表上的相关信息了。

而中国税法在出这类题目的时候你是必须记住这个税法条款的,会直接考你跟据哪个条款解释这个现象,那么你只要记住了条款基本就可以答对了。

再者中美两国的税法体系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企业所得税方面,美国税法是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确定不同的征收规则,公司类型分类与中国大同小异,但是征收方式却是千差万别。比如说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规定这个类型公司的征税是要flow through到投资者类型,再区别情况去征税。

而中国税法是先根据净利润征收一道企业所得税,如果税后给投资者分配净利润,对投资者还要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讲,那么差异更是巨大了。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扣除的项目庞杂繁多,纳税的收入来源也是花样百出,各种优惠扣除更是复杂,而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相比之下要简单太多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基本是按照中美的税法差异来学习的REG,也许是不自觉地就会去比较,导致我学习的难度理解的深度其实是增大了很多,我个人认为没有学过中国税法直接学习REG可能会更好一些。

Anyway,这个科目我考了2次,但是对这门科目学习的兴致未减,个人建议考试就是考试,不要拿着考试当研究课题来做,我们的第一要务还是要通过考试的。

【心不败,功必成】

最后,当你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通过了全部科目,我相信你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证书,还有一帮与你一样有着很多梦想的可爱的同学们,包括考试路上的各种小趣闻,没有出过国的同学也许你还认识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一同备战USCPA的考友们……,你会收获很多很多。

我记得我最后一次是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参加的考试,在经过辛苦的学习时间及考试后,我跟同学漫步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欣赏着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一同感慨我们走过来的这段无悔的珍贵时光。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当今最具盛名的O SHOU演出,彻底放松身心,伴随壮观恢宏的舞台布景,精彩绝伦的专业演出,在一阵阵喝彩声中结束了这次考试之旅。当我们知道成绩的那一刻,彼此通过考试取得佳绩互相祝福的喜悦心情为我们走过的这段奋斗时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考试过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老师指导,感谢同学陪伴,感谢无私奉献的家人的支持,也感谢自己当时的坚持与付出。

总之我相信:心不败,功必成!

有了信心+方法+各方面支持,是一定可以通过这个考试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段体会,也算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一个总结,如果能给备考的同学提供些许帮助,我将倍感荣幸!

By Alian

本文为正保会计网校USCPA学员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6879人看过 7年前

全部评论(6)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