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大家可能听过陶行知的这个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在学校里看见两个小孩打架,他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对打人的小孩说放学后到办公室等他。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看到那个小孩战战兢兢地站在那。


这时,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递给小孩,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很守时。”


小孩还没来得及把糖放口袋里,陶行知又把第二颗糖递给了小孩,说:


“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刻就停住了,说明你懂得尊敬师长。”


接着, 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说:


“我刚才调查过了,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叫见义勇为,也值得表扬。”


小孩接过糖后懵了,难道今天打对了?


陶行知接着说:“我问你,当时除了揍他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小孩说:“我当时可以不揍他的,把他们拉开就好了,这事是我不对,以后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拿出了最后一颗糖:


“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好,我再奖励你一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虽然孩子打架了,但他的身上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因此,陶行知在明知这个孩子打人的情况下,依然在寻找他身上的优点,最终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了错误。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一书中说:“亮点思维,能帮我们改善问题。”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与人相处,不要总盯着别人的错。


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说明你是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1139人看过 4年前

全部评论(4)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