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苏轼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暗伤春。
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
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夜沈沈。
谁道□□,□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後,便憔悴、到如今。
苏大公子写的侍妓与人幽会的小黄文:
油腻红粉均匀地抹在脸上衬托着香唇,晚上的新妆刚打扮成,便暗暗去献春心。用手指搓转花枝,哪个能理解她为什么皱着眉头?绣有连理植物图的衣带,头缓着双飞燕(疑似),等待留给心上人。
淡色的烟雾笼翠着月色,使得绣帘阴暗起来,只见殿堂进层很深,夜色也很深。哪个说连理(疑似),能系入心上人的心中?自从那一天绿窗暗暗地会面后,就烦恼起来。
然后他又写了一首《蝶恋花·春景》遥相呼应: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里小三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小三总被老婆刨。
再欣赏苏轼另一篇调戏歌姬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已经被和谐成描写景色的清新味道,其实是苏轼和一伙文人骚客去西湖喝花酒,看唱小曲的歌姬长得小家碧玉,很有几番姿色,写下的调戏之词。
身边的侍妾苏轼也没放过,有一首词是他特意写给曾经的侍妾采菱和拾翠,描写他们云雨温存的画面,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
《皂罗特髻》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