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修订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旨在提高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并强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详细]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各级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部门要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结构——到2020年具备初、中、...[详细]
2016年审计教材与2015年教材相比在框架结构上没有变化,只是在个别章节的具体内容上有所变化。主要变化概括如下: 1.第一章审计基本要求增加了一条,同时充实了合理职...[详细]
当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 ...[详细]
第十八条 公司应当采用数据列表方式,提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总资产、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详细]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维护内部审计职业声誉,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内部...[详细]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税务师开展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详细]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重要性的含义,并对注册会计师在财务...[详细]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三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对注册...[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变化频繁。会计准则、制度的变化,表面上是准则制度具体条文的变化,本质...[详细]
各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做好2015年年报审计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建设大局的具...[详细]
应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建立健全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好更快地发展...[详细]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详细]
1.标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规范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收件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 要求送至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详细]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确立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明确注册会计师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需要执行审计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详细]
[摘要]内部审计的发展萌芽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的内部审计,在经历安然、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以及在...[详细]
第五条 风险评估程序,是指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由舞弊或错误导致)而实施的审计...[详细]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内部控制审计内容的阐述,论证...[详细]
审计关系是指一项审计行为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关系解释了审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行业产生...[详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