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关于设定受益计划和2018年注会考试第3题的剖析
一、透彻理解职工薪酬中的设定受益计划到底是咋规定的。
新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规定,涉及到设定受益计划的部分很难理解透,因为结合了财务管理角度大量现值终值的计算,再加上规定得很细很繁琐,很多人学到这里时都有点发蒙。尤其注会考试中,如果考试中出了这样题目,出错的概率很高。
会计准则中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说法是这样的: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这四个分类中,都有关于“计划”的规定。
其中,1在短期职工薪酬中可能会涉及到“短期利润分享计划”,该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计入当然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2离职后福利有可能涉及到“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要确认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据此归属期间确认某一期的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3辞退福利中有可能涉及到“内部退休计划”,该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有可能涉及到“设定受益计划”,该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上述规定可能有点抽象,下面相对简明的再理解一下。
根据上面的再想透啊,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和辞退福利中内部退休计划,虽然也叫计划,但产生的义务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这应该好理解,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不用说应该计入短短的当期;而内部退休计划,退休就是一锺子的事嘛,就是当期的损益,你向谁去分期呢。
而离职后福利,理论上都是要确认归属期间的,很显然这不是某一期的事,是应该长期确认的。不仅如此,准则规定还要细分该计划产生的义务,把精算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计入损益。
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按说也是长期的事儿,也应该长期确认并细分其他综合收益。但是准则规定,为了简化会计处理,长期职工福利对应的设定受益计划是要简化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的,而且没有细化规定要求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以离职后福利的设定受益计划,就很简单了: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这样一分析,得出一个说法:上述四个,只有离职后福利这一个的设定受益计划,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二、注会试题有些不严谨。
现在再看2018年注会试题中第3题,该题目是:
“下列各项因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新酬成本中,除非计入资产成本,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是(  )A精算利得或损失 B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C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 D结算利得或损失。答案是A。”
很显然,这道题目不严谨。如果在题目中是限定了离职后福利的受益计划,则A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没有限定属于离职后福利的情况下,这个答案A就是不严谨的。
很多人会基于答题技巧说BCD更不对了,这三个都是要计入当期损益的,所以A还是靠谱的。但是要知道,尽管BCD三个答案更不可能作为正确答案,从答题技巧上来说应该选A,但这可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的资格考试,出题老师不能以考生的答题技巧来为题目的不严谨开脱。


三、有兴趣的朋友,再细扣下一准则原文是怎么说的。  
下面再来看看准则中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规定。
如果某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符合设定受益计划条件的” 那么,“企业应当按照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1)服务成本。(2)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3)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为了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这个第三项“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就包含着精算利得或损失。从上述规定中不难看出,如果是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设定受益计划,应该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而不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从正保会计网校和其他网校的模拟题中,精算利得或损失也是经常做这样的分录,比如“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即增加当期费用。


  再看一下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的原文。
先看离职后福利。“对于离职后福利, 企业应当将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再看关于辞退福利的。“对于辞退福利,实施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企业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内退计划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时,企业应当按照内退计划规定,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企业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能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产生的义务。
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即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福利金额。”

2925人看过

全部评论(1)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