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自媒体和一些公共平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很美”的财务管理案例。之所以说是看起来很美,是因为这些案例都是基于纯理论状况下写出来的,在实际工作中根本行不通。这些案例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显得比较“高大上”,对于实际中没有接触过这些业务的财务伙伴来说,具有一定的迷惑和误导性。
我认为知识传播应该是严肃的、正统的,如果连知识都带上了博眼球或欺骗的色彩,那就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了。
下面我举两个最近看到的例子。
案例一、融资路演决策
这是某大平台上一个人气较旺的作者写的。大概过程是,他给一家公司做财务顾问,最近公司打算投资入股一家创业公司。这家创业公司的投资总额是3个亿,市场前景都不错,他顾问的这家公司计划投1个亿,现在决策要不要投,怎么投。然后他说这家公司的高管们都谈不到点上,最后董事长请教他。他给出的答案是,对方不应该3个亿都做股权筹资,其中1.5亿的固定资产、原材料等应该向银行融资,这样可以减少股东的投资风险,而且他顾问的公司就可以只花5000万就可以买到同等比例的股权。再然后就是他顾问的公司和对方创业者都对他佩服至极。
看起来很美吗?真的很美!可它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作者根本就不清楚实际中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两种模式下投资人的关注点是截然不同的!
股权筹资,投资者关注的是被投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直白地说就是能否上市,哪怕现在它什么都没有;
债权筹资,债权人关注的是借款公司过去经营所形成业绩的风险保障程度。
同样是筹钱,同样是资金流入公司,可一个看未来、一个看过去,完全不一样!
做过银行融资的伙伴都知道,一个新公司在银行系统是根本借不到钱的,为什么?因为你连过去两年的报表都没有,在银行的系统评估中如何通得过?而且一个总投资3亿元的公司,至多算个中等偏下规模的企业,在现在这种严酷的融资环境下,你让他空着两手去银行借款,靠什么?刷脸吗?
更离谱的是出5000万可以买到和出1个亿一样同等比例的股权,你觉得可能吗?
案例二、关于资本运作体现财务价值
这也是某大平台上写的一个案例,举例是作者为了说明财务不能靠记账而是靠资本运作提高价值。
例子大概是这么说的:某集团公司,老板要求筹集5亿元资金,3-5年期,利率不能高过6%。公司在银行已经没有可能再借到中长期贷款;另外因为公司负债率比较高,评级只能为A,如果发行债券,年利率预计要在10%以上,不符合老板的要求。但是作者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乾坤大挪移,奇迹般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显示出了财务的价值。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作者是这么说的:说服几个投资人合伙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以5亿元出资购买该集团公司下属一个子公司49%的股权,但是双方签订协议,名义上是入股,但后期该集团公司可以做股权赎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明股实债”。5亿元资本金进来后,整个集团的负债率下降,评级可以提升为AA,这时就可以发行6%利率的中长期债券了。债券发行成功后,用募集到的资金归还先前投资公司的那5亿投资并赎回股权,从而完成老板的这一目标。
精彩吗?我看下面评论是“哇”声一片,但我要说,这纯属是作者YY的一个案例。原因是:
1、 你这么高的负债率,到哪里去找那愿意出5个亿买股权的投资者?
2、 就算找到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负债”的核算要求,这种“明股实债”的操作也是要记入金融负债的,哪里会降得了什么负债率?
3、 就算你硬性记入权益了,以今年的债券市场发行情况来看,AA评级的债券卖的掉吗?还年利率6%?不要忘了,几个月前上市公司东方园林的公司债给到了7以上的利率都没有发行成功!
4、 最后一点,募集资金是有规定使用用途的,你拿来还投资款,你当监管部门是什么?
理论和实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如我们在驾校学车时,师傅会让我们记住各种点位,这样可以使我们快速地通过考试拿到驾照,但真正上路行驶时谁都知道不可能再去靠那些点位开车,更多地是要靠自己练习、琢磨、思考。可恨的是一些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的人靠想象编写出一些案例,还以此去向别人传授经验,误人子弟,贻害很大,这和现在被大家诅咒的假疫苗又有什么区别??
希望伙伴们在学习过程中多一点思考与分析,他的这个案例或做法在现实中是否真的能行得通?是否符合常理逻辑?学会甄别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实在想不明白的,可以在公众号给我留言,我会尽我所能解答!
希望知识的传播不要有假,是纯净的!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