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1.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 制定机关 | 注意要点 | 名称规律 | |
宪法 | 全国人大 | 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法律 | 全国人大及(制定修改基本法律)其常务委员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 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 ××法 | |
法规 | 行政法规 | 国务院 | ××条例、办法、规定 | |
地方性法规 |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 ××地方××条例 | ||
特别行政区的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
规章 | 部门规章 |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 | ××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 |
地方政府规章 | 地方人民政府 | ××地方××办法 | ||
国际条约 | 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 | |
2.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①即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 |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优于《仲裁法》 |
新法优于旧法 | 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优于《企业会计准则》 |
事件不一致 | 找谁 |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 由国务院裁决。 |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 | 由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同一机关制定,由制定机关裁决。 |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 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