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终止
1.终止事项法定
劳动合同的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一般“不涉及双方意思表示”,法定情形出现,双方劳动关系消灭。
【注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即使约定也无效。
2.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形
记忆方向 | 具体内容 | 经济补偿金 | ||
履行完毕 | 劳动合同期满 | 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 | × | |
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 | √ | |||
用人单位不再续订 | ||||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任务完成 | ||||
劳动者有“长期饭票”了 |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 | ||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会保险(默认情形) | |||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 | √ | |||
一方“驾鹤西游” |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 × |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 | |||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 ||||
【提示】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的一项社会义务,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开始从事新的工作前能够生存。因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劳动关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在用人单位‘降低报酬’的前提下终止劳动关系”都是劳动者“被动”终止劳动关系,在法律上要求由企业支付补偿金,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回复:3楼bagjhtjh的帖子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