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判断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进而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综合考虑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因是会计与税法在对待某一经济业务时存在差异,因为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二者的目的不同,如果采用会计口径纳税,就会造成国家税收受到损害。如果采用税法口径进行会计核算,就不能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在我国应付税款法被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取代。所得税的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同时保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信息和国家税收。
会计信息通常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进行反映。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就要使资产、负债、费用等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常通过调整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由于企业课税的一次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调整所得税费用的归属期间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例如A公司的B存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年末发生减值2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则通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确认20×25%=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冲减5万元的所得税费用。若第二年将存货以120万元的价款对外出售,会计上确认了40万元的利润,税法上确认了2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核算需要确认10万元的所得税费用来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但是按照税法的口径计算出的当期所得税为5万元,再加上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对应的所得税费用5万元,正好为10万元,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理解为将来会导致企业少交税,少交税是指相对于会计口径而说的。在上例中,存货出售时会计利润确认了40万,却只需要交5万的税,所以相对于会计口径来说导致了企业少交税。一些特殊的所得税业务可能没有办法区别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例如发生可税前补亏的未弥补亏损,就可以按照将来可以缴纳税款的金额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理,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理解为将来会导致企业多交税的义务。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