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产生的基础
公司制度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与之相对应,注册会计师制度也产生于这 一时期。注 册会计师制度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简称“两权”分离)。
2.审计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财务报表使用人需要根据财务报表作出各种经济决策。由于企业管理层是提供财务报表的责任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容易受到利益驱动而失实。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够有效地降低财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提高经济决策的有效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
| 载体(★★必背 必记) | (2)审计对象的载体是财务报表【易错易混】 |
|
2.整套及单一财务报表 | (1) 财务报表通常是指整套财务报表,有时也指单一财务报表 (2) 整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相关附注。相关附注通常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释性信息 (3) 单一财务报表通常是指: 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或经营状况表③留存收益表④现金流量表⑤不包括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和负债表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⑦收入和费用表⑧产品线经营状况表 (4) 对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而言,单一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也可能构成整套财务 报表。例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基于现金基础会计的财务报告》指出,如果一个公共部门实体依据该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则主要的财务报表是现金收支情况表(2022 年新增) |
1年前
定义 |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 |
分类 | ①管理层(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②管理层之外预期使用者 |
较容易识别时 | 如果审计业务服务于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殊目的,例如:贷款——银行 |
无法识别时 | 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尤其是在各种可能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时,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与财务报表(审计对象的载体)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例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股东,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 定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识别预期使用者 |
其他说明 | (1)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但在实务中往往很 难做到这一点) |
(2)是否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非唯一) |
1年前
人员 | 说明 | 责任 |
|
| (1)责任:编制财务报表(完全责任) |
|
| 【注意】“完全”二字 |
| (1)管理层:是指对被 | (2)确认方式: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其责任 |
| 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 | 【注意 1】尽管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能向管理层和 |
| 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 | 治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甚至在不违反独立性的前提下为管理 |
| 人员,对财务报表编制 | 层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某些咨询或协助,但管理层仍然对编制 |
| 负责 | 财务报表承担责任 |
| (2)治理层:是指对被 | 【注意 2】【基本观点+易错易混】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 |
| 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 | 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 |
1.被审计单位管理 | 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 | 务报表已经被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 |
层 | 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 | 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
| 或组织 | (3)承担责任的原因(2 点): |
| (3)其他说明: | ①源头保证财报质量: |
|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治 | 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表审计是财务信息生成链条上的不 |
| 理层可能包括管理层, | 同环节,两者各司其职。法律法规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 |
| 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 | 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
| 理责任的人员,或业主 | ②信息不对称: |
| 兼经理 | 在某些方面,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之间可能存在信 |
|
| 息不对称管理层和治理层作为内部人员,对企业的情况更为 |
|
| 了解,更能作出适合企业特点的会计处理决策和判断 |
1年前
项目 | 内部审计 | 注册会计师审计 | |
不同点 |
审计职责 |
只对本单位负责,其审计质量基本与外界无直接关系 | 不仅对被审计单位负责,而且对社会负责,其审计质量对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有直接影响 |
审计作用 | 内部审计的结论只作为本单位改善工作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对外保密 |
审计结论则要对外公开并起鉴证作用 | |
独立性 | 内审机构受所在单位的直接领导,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其独立性只是相对于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而言的 |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与被审计单位完全无关的第三方进行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 |
审计方式 | 单位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安排进行的 |
接受委托进行 | |
审计程序 | 可以根据所执行业务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并实施必要的程序 |
需要严格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程序进行 | |
联系 |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应当做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沟通和合作等协调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
1年前
项目 | 政府审计 | 注册会计师审计 | |
不同点 | 性质 | 政府机关,强制性质更多 | 中介机构,服务性质更多 |
审计目标和对象 |
对政府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确定其是否真实、合法和有效 |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定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是否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审计的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批准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 |
经费或收入来源 | 行政行为,政府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由同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
市场行为,有偿服务,费用由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客户协商确定 | |
取证权限 |
具有更大的强制力 | 受市场行为的局限,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配合和协助,没有行政强制力 | |
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 |
可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 发现的问题只能提请企业调整有关数据或进行披露,若企业拒绝,则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反映,如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 |
相同点 | 1. 共同发挥作用,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经济监督的有效手段 2. 两者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
1年前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 | 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 |
| 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 |
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程序少:2 个) |
| 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 | |
证据收集程序 | 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 | |
| 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 | |
| 分析程序等(程序多:7 个) | |
所需证据数量 | 较多 | 较少 |
检查风险 | 较低 | 较高 |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 较高 | 较低 |
|
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例如:“我们认为, | 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例如:“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ABC 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未见异常) |
| ABC 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 | |
提出结论的方式 | 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 ABC 公司 20X1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状况以及 | |
| 20X1 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 | |
| 确肯定) |
1年前
| 1.用户 (服务对象是谁?) | 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包括管理层和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 |
|
2.目的 (起到什么作用?) | 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 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 ||
3.合理保证 (服务标准是什么) | 是一种高水平保证(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 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 的,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 ||
4.基础 (服务基础是什么) | 独立性、专业性 | ||
5.最终产品 (服务的结果) | 审计报告 不含财务报表 |
1年前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3.类别
(1)通用目的编制基础
①目的:
旨在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
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②具体编制基础:
主要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①目的:
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
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②具体编制基础
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
合同的约定等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