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底在和朋友聚会时,听某位美女朋友说已经通过CPA考试,就开始心动。正好20年底经历了单位的一次离职调整(还好本人不属于被调整人员),更加坚定努力提升自己,做好备选项的打算。于是开始收集备考信息,重点是向朋友咨询,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正保会计网校的基础实验班。我也了解到CPA是通过型的考试,达到60分就行了,没必要像考研等选拔型考试一样把书上所有知识百分之百地弄懂。我觉得正确的备考思路是争取弄懂那些简单的、考得多的知识点,选择性放弃一些难的又不怎么考的章节。比如会计,最后一章的政府会计我完全没看,因为它和前面的章节完全不一样,短时间很难吃透,且考试频率很低,就算考了大题我预计会做的人也不多(听了我的分析另外几个和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也放弃了这章哈哈)。不过这个也要慎重,财管我就是最后两章没好好学,觉得不重要,结果大题就考了,害的我财管考完就觉得过不到了,还好最后低分飘过。
开始的报考计划是一年三门,两年过六科。21年报考了会计、税法、经济法三门,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自己在完全0基础的条件下,确实学起来很吃力,但还好我个人的优点就是能刚,每天上班路上,午休时间、下班后基本保证自己每天4小时的学习时间。在郭建华老师和叶青老师的课程的指导下,不停学习进步,当然王妍荔老师的经济法课程也听了部分,但后来时间感觉确实不够,21年最终选自弃考经济法。不过还好会计和税法都轻松通过,尤其是会计还考78分,对于我这个高龄新人来说还是很满足了。
21年查完成绩,就考虑22年考几科,最后咬牙报了4科。不过有了一年的考试经验及随着会计和税法知识的积累,也算是对财务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觉得自己只要坚持住,冲击四门还是有希望的。我的计划也很简单,一门一门的先学一遍基础课,当然都是跟着做题的,审计和财管两门科用了很多时间,差不多5个多月。经济法和战略用了两个多月。财管听得达江老师的课,经济法王妍荔老师,战略杭建平老师,审计我是荆晶老师和其它老师课搭配着听得。反正就是听课,刷题。感觉审计和财管是投入时间最多的,结果确实考的最难的,尤其审计考完感觉不错,但是结果是61.5分,差点没过,说明我还是基础不牢,对于一些具体 知识点掌握不够,总是在大方向大题,但打不上具体得分点。经济法和战略确实简单,跟着老师的重点走,抓好重点就好了。
还是要感谢我这该死的运气,也希望23年运气能继续保佑我综合顺利通过,也祝各位正保的同学一起顺利过关。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