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充满危机的一年,受疫情的影响,我选择了在家全职备考6科cpa。
本科在19年毕业,学习的是金融学。2019年毕业后,就报了三科自己本科没有学过或者学的不好的课程,会计审计和税法,结果都只考了40多分,当时我总结没有通过的关键,就是时间没有够,因为大四的论文拖了很长时间,实际复习时间要从7月份正式毕业才开始。
2020年,1月份爆发了疫情,被封在家里的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6科cpa。
整体的时间规划是这样的,2到3月份,2倍速粗略听2019年的课程,对大致内容有了解,知道具体的框架是什么。
4到6月份,跟上正保会计网校老师的脚步,1.5倍速认真听每个章节的内容,我个人不太爱记笔记,更喜欢直接听课,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
7到8月份,一定要做题,这里的题,包括网校出的练习册的题,以及历年试题,历年试题真的很重要,是整个考试趋势的把握。
9月份开始总结冲刺,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正保会计网校的模拟机考系统,一方面,可以考察自己对整本书内容的考察,知道自己大概能考到多少分,几乎非常准确;另一方面,适应考试节奏,因为实际的cpa考试就是在计算机上考的,一定要熟练掌握机考的考察载体,尤其是财管这种填表很多的科目。
上面是考试时间的安排,下面是具体科目的学习思路,经济法除外,因为我没过。
会计:会计是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最难的科目,但是考试内容十分明确。44分的选择题,考察整本书的知识点,56分的四道大题,考察4个非常核心的章节,3+1,3是指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和合并财务报表,1曾是递延所得税,近年来,基本是收入准则,以及考新准则,比如2020年卷一的租赁准则。
复习方法也很简单,多过几遍全书知识点,把选择题做到30分左右;把握好3+1的重点难点,做到30分以上,即4道大题大概做对2到3道。
财管:财管对于数学不好的考生以及非金融学的考生是相对难的。我数学相对较好,也是金融学出身,财管在我们本科叫《公司金融》,相关的利率年金这些知识点已经学了4、5遍,所以我学习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但是近几年的财管的侧重点在现金流量表编制,所以大家需要在电脑上多做题。
说几个误区,财管有很多公式,但是这些公式尽量不要去背,应该去理解才是,如果真的理解不了,再去背。其实里面涉及到一些高等数学(无穷级数收敛),概率论(风险)的知识,对于没有很好学习过高数的考生是很困难理解的。再有就是对于公式的运用,尽量要自己去推导,还有就是填表要多在电脑上练习。
审计:审计我本科没有学过,但是里面一些内容在统计学里学过,主要是审计抽样。审计的题型是选择题45分,大题55分,大题里面包括6道职业判断,和一道综合大题,综合大题的主要部分是会计余额的纠错,涉及到了和会计的联合,6道职业判断和综合题的判断是判断题,认为恰当不恰当,这个很难把握,需要对类似题目的把握。
审计一定要多做机考模拟系统里题库的题,自己着重记忆一些重要的审计准则,知道什么是什么不是,审计整体考起来很抽象,需要很强大的联想记忆能力。
税法,税法和会计一样也是,章节很多,但是有重点。税法的大题是4+2,4道小题,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国际税收和土地增值税,2道大题,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有所交叉。税法和会计的学习思路也是一样的,多过几遍知识点,选择题拿30-35分,小题和大题对一半以上,也就是两道小题全对,一道大题全对,就可以拿到30分了。
战略,战略推荐李宏伟老师,课时少,考试方法好,最后的背诵讲义内容也少,但是考试大题内容基本全押中。战略应该是cpa里最简单的一科,章节少,内容简单。具体怎么学,去看李宏伟老师的课程吧。
总结一下,一定要天道酬勤,cpa并不难,难的是大家工作后挤不出时间去学习,一定要坚持下去,你坚持下去,起码打败了一半的考试对手。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