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2020这一年里的自己。CPA过了五门,税务师过了四门。
不是什么高智商高学历人群,偶尔幻想自己天赋异禀。不过我想我还是可以用“刻苦”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也花了大把的时间来堆。
19年11月中旬开始备考,中级三门80+,算不上多好,但相对来说有点基础学起来还是轻松不少的, 11月中旬开始准备四门,选了六门里难度排在前面的四门(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我的想法是把难的放在前面,注会也算一个长期战吧,越往后越疲惫,前期斗志满满精力旺盛,不然到后面用疲惫的身心去对抗会计财管这种科目,想想就很悲惨了~
有了目标就得想想怎么去完成这个目标了,也看了许多过来人的经验贴,综合评估一下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先做一个大致的计划,新课出来之前把四门19年的课(大变动章节先不看)及习题先来一遍,估算了总课时之后把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个月,每周,每天。然后就巴拉巴拉开始学起来。
每一门都有试听不同老师的课,也有向前辈了请教哪些老师的课程听起来会比较好理解。老师真的需要好好挑选,至少要挑一个整个备考过程能一直跟得下来的老师,中间更换老师在我看来并不太明智。毕竟每个人的喜好还是相差很大的,我很多朋友都希望老师讲的清晰好理解,无口音,颜值高,还要时不时来点段子,总之学习氛围要轻松愉快,对于我来说只要逻辑清楚,容易理解即可。
学习过程大概是:一、19年11月中旬-2020年2月中旬听完会计、财管、审计课程。二、2月中旬-5月中旬习题做了一遍,前面新书资料都没出,用的19年,后面直接过渡到新的接着用。不会的地方回去听课或者自己看讲义。三、5月中旬到8月中旬,新课挑着听,第二遍习题结束,这中间经济法也开始学了,第一遍习题也结束。四、8月中旬到9月中旬把题库的提升阶段跟试题刷了一遍,习题班+冲刺串讲班的课过一遍 。五、9月中旬到考前该背的拿出来背,做错题。然后就上考场了。
我每一阶段都是同步进行的,轮着来,今天会计,明天就财管,做个计划表,一边学一边调整时间的分配。保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不要高估你的记忆,别想着学完了就不会忘,一门一门学完再捡起来的时候估计也忘得差不多了。每一个CPA考生应该都有经历一边学一边忘的漩涡。(天赋高的除外)
每一科的重难点就不用再去唠叨了,会计财管是花的时间最多的,这两门加起来感觉比另三门的时间还多,会计的几座大山不用说了,多听几遍听懂为止,就拿长投跟合并来说我听了7遍以上,做题的时候效果就很明显了,轻松+愉快。天资不高就勤奋来凑吧。前期是每个知识点都细扣,觉得自己可以,我能行……到后期不得不承认自己天赋一般。租赁的那个什么卖了又租的情况、合并的反向购买、金融工具的套期会计等等疑难杂症统统放弃了,但是其他综合收益哪些走损益哪些不走,哪些减值能转回哪些不可以,无形资产什么情况不摊销等等这些总要搞得滚瓜烂熟的。分录搞不清楚就画丁字账吧,对我来说可太管用了。一个业务各个账户最终肯定是要搞平的,业务结束,相关账户归零。
财管我感觉我每一轮都重新听了一遍课(苦笑),只想大吼一声真的太难了,对我来说比较抽象,平常也用不到,就今天听懂了,后面又忘了,那些公式的真正逻辑我没搞懂过,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比如期权的风险中性原理、二叉树、BS模型。现金管理的存货模型等,模型太多,记不住就多做题吧,看见题会用就行,应试人的内心独白:我只想考60。把货币时间价值以及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也就是第二章第三章)学好吧,这两章不学好60分还真的不好拿,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在电脑上练习做题,多练多练多练!我平常练的时候到最后一套卷子做完时间还有一点富足,练得多了看见题直接敲答案了~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题(15分吧)依旧没时间去做,等于说85的试卷,考试结束时我还是能预感我应该没问题,财管是一个会了就会了,不会就不会的科目。
审计,真的是我觉得最有把握的一科了,结果踩线过,很幸运吧,但我想我的幸运也不是平白无故而来的,(60分就可以分享经验帖,然而59.9就只能默默再来一年),这是我之前在知乎找经验帖看见的一句话,很刻薄但也很真实。审计听第一遍课的时候就别管懂不懂,就听吧,反正我是云里雾里听了一遍,然后做题(我做习题的时候都会先认认真真的过完习题上的知识点,比起看书有意思一些。)第二遍的时候感觉开窍了。一起学习的小伙伴都直呼审计听不懂,我学的比他们早,然后也一直在跟他们说先耐心听完第一遍,后面就轻松了,历年试题简答综合,那些注册会计师的水平都不咋的,基本一个题最多也就一项是恰当的,今年的注册会计师水平变高了,一个题两三项恰当(一般每题总共就五问,考试检查的时候把好多恰当都改成了不恰当,还强行巴拉巴拉出一堆理由。)考完对答案的时候,内心凉凉。还是学得不够踏实,不然怎么会对自己的第一判断如此不自信呢~~
经济法、税法就没什么太多说的,听课做题,税法很碎,自己总结一遍,然后做试题,多练吧~~前面四大税啃下来也就差不多了,大题出的真的不算难,并且一小问一小问整个做题思路就给出来了。经济法的课我都是上下班路上听的,把车里的音乐都换成了课件,历年试题+习题册的大题做完,记注关键词,闭眼也能编法条了吧。
19年的那两个月我每天差不多熬夜到一点。后面胃病严重了,看了医生之后戒了咖啡,也不敢熬夜了。
20年真的是很艰难的一年,年初疫情爆发,刚好我是湖北人,隔离在家,无法回苏,那会到处都是各种恐慌情绪,我的第一想法是,好像平白多了许多的时间可以拿来备考。也就把准备的四科变成了五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早八点学到晚上十二点,除去吃饭时间,下午还会拿一个小时出来锻炼一会,不想备考路上身体出现任何状况。
后面湖北解封,回苏,跟几个备考路上的小伙伴一合计开始了早起,互相监督,备考路上有人一路同行很幸福。后面就是早上5点到8点三小时,晚上5.30到11点。工作也比较轻松,白天也有挤出很多时间来学。很多时候还能提前开溜,锻炼没有停,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早起这个习惯,我真的太喜欢了,每天都有一种多出来不少时间的优越感,并且这个是时间段无人打扰,无形中效率就提升了。有一个小伙伴是每天4点,我试过然后放弃了,五点对我来说极限了,再缩短休息时间感觉臣妾真的做不到了。我没有打印讲义,直接在iPad上面看,做笔记,找起资料来也方便,携带就更方便了。自控力不够爱玩手机就和我一样把娱乐软件都卸载吧,朋友圈也关掉,随便点开一个娱乐APP,可能1个小时2个小时就没了。考完大把时间随你挥霍。
CPA学完,考税务师也就是顺带的一个过程,不考感觉就有点太吃亏了。
很多小伙伴问我怎么备考的,看起来很轻松就过了。我基本上都会说,自己狠一点儿,少睡一点,娱乐、交友都放一边先,反正这一年我成功的把自己搞得没朋友了。但是真的朋友还是在,趁着这个时间来检验一下真友谊也很好呀。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不要机械性的重复,毫无意义的忙碌。慢就是快,每一个知识点学了都去多一点思考,然后内化成自己的。
今年虽然考试时间提前了,不过我想影响也不是很大,只要踏实认真备考,结果一定会如你所愿!2021一起加油!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