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考试都是一场考生与出题人斗智斗勇斗运气的无硝烟斗争。
考生总是挖空心思的把握所谓重点、考点,对于一些次要点、边边角角、旮旮旯旯不够重视,喊着说考的偏,也不要想着碰运气,注会里就没有运气这种说法,打铁都是自身硬。还有的考生觉得用不着买教材,只用教辅就足以通过,其实就算你用了教材也不一定就万无一失,总是会有很多黑天鹅出现在考试中,不起眼的一句话随便发散下就是一个题,还有很多行业的行话、专用名词等,简直是防不胜防,比如今年战略的布草,土猪肉,总不见得所有考生都干过酒店行业,都卖过土猪肉吧?连猜带蒙的现学现用很是难受。作为一个考注会的考生,未来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有的素质和知识是很全面的,教材也只是给定的模糊考试范围,理论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考试范围,因为这些都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的。
教材就那么点,经过数年的考察,可考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重点考点都被研究透了,是个人都想来浑水摸鱼,考生都临考前拿起所谓重点考点来猛学猛背,出一头力就过了,这是取巧,是不负责,那还叫什么注会考试,叫从业不就完了,中注协爸爸的脸往哪搁?中国财经行业最有分量的证书价值何在? 是的不否认有的人突击就能过,但毕竟极少,可是到了执业呢,水分一下就出来了,还是像老师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劝诫考生们,老老实实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最后,说说注会教会我的东西,就一句 : 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 想不通的考生们 看看下图吧

全部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