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注会考试经验分享

回想了一下当时注会考试的一些往事,结合现在的考试,希望能给我们努力探索的注会考友们一点启示或帮助。

我是工作期间考的注会,考学的进程是这样的:选课第一年会审税,最后考了会计审计只过了会计;第二年审计财管税法都过了;第三年战略经济法都过了;然后是一年过综合。当时对这个考试还是心有余悸的,考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就像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08年是旧制度注会考试的最后一年,而09年又是新制度6+1实行的第一年,而我就是这一年参加了注会新制度下的考试,额外还加了一门综合。每年考前四五个月出教材前后开始学习,通常是晚上下班后及周末学习,只有晚上下班以后有时间学习,一天标准时间3小时,以听下载的mp3为主,因为我听视频课件效率不高,后来习惯了听视频课件,参加工作有了家庭孩子还能有时间学习特别感谢家人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学习是在两家网校分老师跟着学的,当时一门心思先听完基础班,各种速率1.5.1.8,甚至2倍的,晚上下了班,吃完饭就在书房里,第一轮听课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有时听着听着就要睡着了的感觉。

现在想一下,其实可以将注会备考分为三个阶段:预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和冲刺阶段。现在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难度有差异,还由于我们自身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6门科目的准备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讲复习时间从多到少排序大多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这样来安排。可以先算一下自己有多少可用时间,清楚了自己的可用时间后,再看一下,CPA各科复习通常要多长时间,以此来确定自己这一年适合报考几门。

关于科目之间搭配关系以及科目的先后备考顺序,比较推荐用高顿注册会计师小七的建议,对大多数考生来讲,CPA各科之间的搭配关系似乎不是很重要,但CPA考生中大多数是在职考生,利用科目之间的知识点关联性结合起来备考,可以提升效率节约时间。CPA六科最好的搭配方式就是:

会计+税法:会计和税法的结合程度比较高,而且一科难度高一科难度低,结合起来可以将难度中和。

财管+战略:财管和战略的结合程度比较高,可以结合起来备考,而且战略可以给财管备考节约时间。

审计+经济法:审计和会计的关联性比较高,但是审计和经济法也是“难易结合”的方式,可以降低难度。

总结:如果你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还坚信自己是一年六科的大神,那么你可能不适合报考CPA!

我自己的建议是,把会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并且第一年就要考,还要学会学透彻。

搭配好科目以后,先备考哪个科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关系到整体复习难度,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坚持复习下去。

会计:作为第一科目开始备考。因为会计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先复习会计对其他科目备考都有帮助。而且拿下会计,对我们的备考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审计:审计可以紧接着会计备考,因为审计的本质就是审会计,所以先会计后审计,对培养审计思维也有帮助。

税法:税法属于变数比较大的科目,和会计放在开始一起备考,可以增加后面科目的信心。

财管:财管可以最后复习,因为财管的计算量比较大,需要的时间比较多。

战略:战略和财管一起,也可以放在最后复习,因为战略的难度最小,放到最后复习可以降低心理压力。

经济法:经济法算是六科中相对独立存在的,所以可以在税法之后考,或者和审计一起考都可以。

总结:CPA总共六科,如果我们没有方法,盲目钻进教材里,看完一本丢一本,那么也可能不适合报考CPA。

在具体学习阶段,第一轮,学习教材和听课,用时大约2~3个月。然后第二轮,巩固和做题提升,用时大约1~2个月;第三轮,强化以及最后听冲刺串讲了,用时1个月。

在线听课可以反复听,这也是他的优势,现在回想起来会计那时候还是徐经长及张ZF老师,会计长投和合并听了很多遍,才理清了点头绪,所以这块开始学的坚持过去就好很多。有问题还可以跟答疑老师提问,通常会得到想要的答案。(本人不才,通过之后也做过几个月的网校CPA答疑老师,也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希望当时未误人子弟)。建议是根据自己情况,课程基础班还是要过一遍的,这个时间挺长,但是很值得,也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后面强化或者习题都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教材例题必须学会,还可以选择近几年比较火的BT学院教材,偏重于通过,如果想全面看还是中注协的教材,更全面复习掌握。会计是基石,怎么努力都不为过。

审计开始听的刘SN老师的课,审计流程还有记忆的内容相对多一些,书也很厚,后来听杨闻萍老师的,自己当时写到"开始学习审计,一晚上学习了1~3章,感觉很有意思,接下来几天没再有进展,审计也没复习也没看新内容,当时有些不喜欢反复重复也不喜欢总结虽然知道这是很必要的(喜欢偷点懒),去年会计,学了一遍,今天看了看会计后面几个章节,虽然后几个月没有看,还有点印象。计划在学审计过程,闲暇时间听会计课件或看会计教材,看着审计厚厚的书就有点犯愁。假期里听完了杨老师的基础课,理解上没有问题,就是第13章有部分听得有些乱,本来想换听徐永涛老师的基础课现在决定将杨老师的基础课继续快速听一遍,同时看书做题了。不知道当否......审计教材还没有看,下一步打算把杨老师的基础课再快速全部听一遍,画画书,做做客观题,09年审计教材肯定要变,估计要减一些,不过我还是全面复习吧,为明年风险科目打点基础期间把会计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还有长期股权投资复习了一遍,印象还比较深下一步打算把13章以前的基础章节复习牢固。"现在看只要能努力,听谁的课坚持下去都会有效果。

财管听的闫HH老师的课,财务得多做题,归纳总结,核心考点反复听,增加做题的熟练度,掌握好答题时间,对计算公式进行总结,加强记忆。

经济法当时就认经济法第一人的郭SJ老师的课及他的总结。

税法听的刘颖老师的课,税法变化很快,需要做题练。当时写到"税法只是看了看小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学过一遍不过没做多少题都忘了,初步计划3月份开始复习税法,提前一下。2月剩下不到20天以审计为主,期间复习会计基础章节。这期间学习有些松懈,浏览了前辈的一些学习经验,发现考试难度其实很大,不免有些提了提神。"现在看还是要有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内容,与时俱进,特别体现在税法上。

战略杭建平老师讲课及声音很标准,还有吕Peng老师的课总结的很好。

总之,用心跟老师学,事半功倍。但是,老师讲的再好,最终还是离不开我们自己努力,所以,既然选择了注会考试,那就得努力并坚持下去。当时,我每天下班后晚上可以学3-4个小时,周末有空的可以学的时间多一些,我学的不算扎实,天资也很普通,每科考完后,心里都忐忑,甚至当时有时想的是考完这门注会考试无论是否通过坚决不考了,真是在想,为什么我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学注会,受这么多折磨,特别是10年那次一下考了3门,(所以特别佩服努力考6门的同学),再后来心情平静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坚持,还好最后每科都过了,在很困难的时候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记得考综合的时候还要到省会集中考试,中午也没有地方休息,只能偏于一隅,也看到很多考友中午只能在就地或者在靠树边小憩一下,有的甚至还在看书,还记的我综合上机考试的时候,旁边一位50岁左右事务所的大姐,在我右手边考试,考前她和我说,这种微机考试还真不太适应,我们注会考生确实需要付出相当多的辛苦。

当时很困难有时候会上论坛上看看,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夜放花千树等学友,比较喜欢看花千树的帖子,看一些学习过程,自己感到很受启发,公众号里也转载了,在这里表示一下感谢。

在学习上,对于审计、战略、经济法、税法里面需要记忆的内容还可以用记忆曲线辅助记忆,最近看到有人分享自己10天记完了六级词汇,主要使用了这种方法,自己制作日历格式的表格,在下一个记忆周期到来的时候,进行及时的复习,减少遗忘内容。

在做题方面:要注意想要顺利通过CPA光看书还不够,还要多花时间来做题,因为学会了知识点和会做题还是不一样的,有条件话,还可以建立错题本。买当年最新版的习题辅导书,教材要买新的,题也要买本新的,还是要做熟练,错题反复做。最近听夏鹏老师的英语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说自己反复的练习口语,有篇短文甚至练习了2500遍,他获得过2005年世界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打败众多英语母语演讲家。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在通过率方面,看这几年中注协提供的数据,从13年到18年,会计的年均通过率是最低的,18.11%,其余几科基本持平,经济法、战略25%左右,从13年到18年单科各自的通过率是接近逐年提升的态势,大家还是要有信心。


1749人看过 5年前

全部评论(2)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