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到43岁的CPA之路,专业阶段最后两科完美收官!新换了工作。只要想考,什么时候都不晚!(考证历程分享)
专业阶段最后两科在忐忑不安中顺利直达
财管当时和两个网校对答案,结果是57.5分的样子,当然也是自己估的分值,选择题正确率很高,只扣了8分。
大题答得很乱,看不懂,所以只挑一两问答
结果是62.5分飘过.
审计考完就知道能过,对完答案,预估是70分,结果是67.8分。虽然低于预期,但过了,就好。
以前考过四科全部滚动作废了,重新考了一遍
还好结果不错。
今年43岁,争取明年拿下综合。
论坛里大家对于40岁以后要不要考试,各种说法,我个人觉得考试这个事情,什么时候都不晚,虽然我以前没拿下,但对我的培训事业和日常工作帮助很大。
其实我26岁就开始考注会了,一直边考边作废,一直没坚持下来
第一次下定决心考,是我和中级同时考的,中级过了,顺便 过了注会的会计和经济法,后来来北京发展,慢慢弃考了。
第二次是生完孩子两年后,考注册税务师,当时6月份考注税,9月份顺便报了注会一科,三年考下注税,顺便四年过了四科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但家里爱人身体出现状况,悲痛难当,换房装修,各种奔波,两年的时间没心情备考,而且当时战线拉得太长,所以注会弃考了。第一年弃考时,心里非常难过,第二年弃考,便不当回事了。
第三次下定决心再考,便是去年了。
去年工作当中被领导挤兑(所谓领导是家族企业的亲近,只有中级职称,见不得我的专业能力被老板表扬),慢慢被边缘化了。
为了不浪费时间,也为了争这口气,一看注会还有两科有效,就把注会另外四科全报上了。
如果不被人逼一把,可能我全都作废了,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了。
如果说考证就什么副作用,那就是容易被上级嫉恨,其他方面全是优势。
10月底果断辞职,放弃年终奖和春节福利了。
2018年考四(会计、经济法、财管、战略)过三,财管折了。去年学得很辛苦,是四月份考完CMA才开始备考四科的,想想都感慨自己很不容易。咬着牙坚持一天学习七八个小时!考前半个月,因为要同时冲刺四科,休了年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只要醒着,就是在看讲义,背知识点。坐着累了,就躺着,为了方便自己随时看书不影响家里人休息,我自己睡客厅,当时睡眠不足,上火严重,天天吃下火药撑下来的,考试到了学校找考场时,走路感觉腿都软!这种学法,真的不提倡,因为我去年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要备考四科,还要上班,虽然会计和经济法是作废重考的,但五年的时间,都忘得差不多了。无异于重学一次了。
所以建议大家一定早点开始,不要这样拼命,而且我毕竟年过四十,虽然平时有保持运动的习惯,但半个月这样严重耗费体力,对身体实在不好。
今年重考财管,审计是滚动作废重考的。
上班能学四个左右,其他时间在路上边开车边听课大概是两个小时,早起晨练边听课一个小时。
每个工作日都是如此度过,不间断地坚持听课做题 ,养成习惯了,不学习反而空虚难受。
我今年学得比较轻松,除了考前半个月在冲刺,其他周末时间都陪家人了。另外也因为是去年出成绩前后就提前听课预习了。
简单说一下我的考前时间安排:
1、成绩出来前,提前开始听当年的旧课程,网校都会提前告诉我们,哪些内容明年会改,所以先听变化不大的,这样听一轮基础班,做题很少,先有个印象即可。
2、报名前后,应该网校新课陆续开始讲了,这时不管旧课听到哪里,都不管了,直接听新课,最好听完一章,总结一下本章知识点,再做一下练习题。我都是做历年试题和老师基础班讲义里的精选题目。实在没明白的,可以反复听。
3、考前至少两个月,必须开始习题班,大概用30-40天的时间学完。反复做历年试题和老师讲义里的题目。
4、最后20-30天,冲刺班。查漏补缺,加深记忆。
我还有个习惯就是每章听完都会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能听课时忽略的内容,在写的过程会加深印象,逻辑更清晰!目前我的大厚笔记本,一共记了五本!比较欣慰的是,我的刻苦和用功,影响了孩子,她今年六年级,记笔记非常有条理,字迹很清楚!
还有财管,我今年只是飘过的。可能一部分考友对它真是打心里胆怯了。我的看法是,只要基本功下到了,知识点都掌握了,题目反复练习了,真的可以通过考试!我的单选和多选,是半个小时做完的,而且45分的选择题,一共扣8分,这个和自己平时的基本功密切相关的。而我的主观题,因为今年出题表述多数实在看不明白,根本不按教材的套路来,加上考场上时间紧张,自己心情也非常紧张,毕竟我去年因为报考科目太多,财管做题量确实少,只考了47分,今年下了很多功夫在财管上,历年试题、老师精讲题目全反复做了,结果后面的主观题第一道作业成本法就做不下去了,今年吸取去年的教训,看不明白直接做下一道,哪怕只会做一两问,也是挑会做的先做了,不会的不深入,这样过完一遍,我的计算题只有两道全部做完(有一道结果还是错的,只能得4分),综合题也只做了两小问,估分才得3分。考后对答案简直要崩溃,怎么算也是57.5分,也感谢考友们在我发贴后的各种鼓励。还有网校老师安慰大家,中注协保持通过率的说法。成绩出来,果然62.5分通过了 。
所以我想说的是,基本功打好最关键,把能拿的分拿到了,终归会收获一个满意的成绩,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有时候难度极高的,也许是个机会,比如我去年考战略,因为当时报了四科,战略就是打酱油式的学习,都是利用零碎时间学的,考前休了年假,每天抽三个小时狂背半个月,进考场发现主观题阅读量大得根本读不完,就把自己脑子里记的关键词往上堆,考完也得知去年战略也是历年最难的一次,我最终60分飘过。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考试有时候也是靠运气,也许我们学得很好,但考场发挥不好,没通过也有可能。但能怎么办呢,我们除了重新振作备考没别的办法,如果放弃,那就是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不负责任!
注会是财务人的终级梦想,有精力和时间的,学了没有坏处的。
包括最近换了工作,也是因为自己证书比较好看,去一个上市公司。
目前考完的:中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
明年准备地铁上顺便学习,考考资产评估师。
45岁前拿下六师!
能在逆境中成长,除了忍受,还有坚持与毅力。人与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最大的是坚毅!
希望2020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与各位考友共勉!
(另外,我2015年底开始在正保会计网校兼职讲行业实操课(主要有账务处理、涉税风险、内控管理类课程),至今有四年了,考证的另外一个动力,就是我的一部分学员已经考过了注会,感觉自己不考下它,实在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除了网络课程,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会在线下请我去给一些集团做内训,只有提升自己,才能更专业,得到学员的认可!)
我的学习交流QQ群:17854473,群名“艰辛注册路”,有兴趣的考友欢迎加入。
全部评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