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普通上班族一枚,从事的工作和财务无关,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决定考注会主要是因为一年中有的时间比较清闲,想通过考证督促自己学习进步,而注会证书含金量比较高,所以就决定考注会。我是2017年10月底报了网校的课程,2018年报考了4门,是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4门的成绩分别是:会计75、财务管理85、税法85、战略73.25。
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的4-6月非常忙,天天加班,每天一点学习时间都没有,所以这两三个月学习就完全搁置了,其余几个月时间比较充足,基本每天都会学习几个小时。了解了各科的特点以后,我决定在年前先开始学习会计和财务管理。因为距离考试的时间还有将近一年,会计和财务管理需要理解,学会了就不会轻易忘记。而税法和战略有大量需要背诵记忆的,我是18年7月才开始学习的这两门。
2018年的会计科目面临很大挑战,因为好几个重要章节改头换面了,而且难度很大,特别是金融工具准则和收入准则。在18年4月的教材出来之前,我已经把会计学了一遍,就是听网课的基础班。然后接下来一直到6月底都没有学习过。7月开始重新学习的时候,时间很紧张,没有时间再听一遍网课了,就只是把网课的讲义打印出来看了一遍,改过的章节重新听讲义好好学了一下。幸运的是,考的一道收入的大题,基本上郭老师考前都讲过,模拟题实在太准了。虽然抽到了政府会计那道大题不会做,但最后还是轻松通过了。
虽然我大学上的是文科专业,但是高中是学理科的,所以财务管理对我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一门,公式虽然特别多但是都很好理解。财管和别的学科不太一样,不需要背,但是需要多做题,题做得多了套路就很清楚了,看到新题也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
税法和战略我是18年7月才开始学的。税法的税目特别多,知识点又细又碎,但是重点很突出,每年考简答题和综合题的就是那么几章,所以这个科目一定要抓好主要矛盾,记好老师划的重点,不然很难通过考试。战略是我花的时间最少的一门,因为时间实在不够了,只听了基础班的课,也没有做练习题,历年试题都没做过,只是把讲义背了背就去参加考试了。我觉得战略不能只靠背,理解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基本都是考案例,光靠死记硬背也不行。
在网课的选择上,按照自己的时间和基础选就可以,各个老师的课程都可以试听,选自己听得进去的老师就可以,这点真的很重要,像我就喜欢讲课抑扬顿挫的老师,所以每次听着郭建华老师的课特别精神哈哈!如果老师的语调太平淡我就容易走神,格外浪费时间。学习网课的时候,要注意梳理脉络,各章各节之间做横向和纵向的总结,举一反三,尤其是会计这样前后章节有联系的科目。
学习资料上,不用太多,有一本经典的辅导资料,加上近三年的历年试题就足够了。做题要求精不要求多,每道题都要搞得明明白白,可以准备个错题本,把容易错的知识点单独记下来,反复理解记忆。老师讲义上的题也要反复做,都非常经典,重点恒重,百考不厌。
这一年下来,我感觉注会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吓倒,更不要轻易放弃,制定好学习计划,一步步跟着计划走。另外,很多人都是上班族,时间有限,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花时间,跟着网课学习比随便到网上找各种资料效率高的多。买了网课就不要浪费,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老师们经验都很丰富,一定要仔细听每个课程,反复重温老师强调过的重点,每年教材更新过的内容肯定是考试的重点。幸运的话,有的老师模拟题也很准哦!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