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设置

CPAl两年过五门攻略(持续更新ING)

  最近闲来无事,写个攻略。这个东西我不想像知乎一样,写的那些东西那么虚无缥缈。什么2个月零基础每天3小时过CPA5科。2个月每天3小时,一共180小时。我相信大部分零基础的人连郭建华老师的基础班和习题班都听不完。而且听完了没准过几天就忘了,我跟你讲你很正常。不像知乎那些人。什么都是过目不忘,不需要复习考试前看看书随便考了,上过大学的人还记得4 .6级么。那会经常有人写鸡血攻略,10天通过的复习攻略。呵呵,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有。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吹牛逼的。牛逼人我佩服,吹牛逼的算了吧。别给CPA抹黑了CPA的通过率真不是你们所说的150%。CPA终究是个需要你下功夫,努力才能得到的。2年我依次通过了会计、财管 、审计、经济法、战略。分数最高的是战略、最低的是经济法。

  先说会计吧,最难得一门。15年中级一次过3科,16年考了一次反向购买。55分落败,反向购买应该是一分都没有拿。其实那年要是听老郭的课应该就过了,这也证明了中级的基础真的薄弱不要盲目自信。这门功课难在哪,难在确实没边没沿,总有超纲的。我是17年下午考得会计,抽的是当年9月更新的持有待售准则,差错更正也是文字的没有分录,印象中还有丧失控制权处置的考在了差错更正里。让你写出分录指出题目文字表述的错误。有点像综合的意思,只不过就是让你写分录 看分录给分。还有什么职工无息从企业贷款买房。当然这个还是挺简单的,但是这种东西 当你抽到题目的时候还是会懵。所以考试的时候第一个要点就是不要慌!一定不要慌,即便你抽到了你一脸懵的题,平常心。任何一门都正常。实在不会你就放弃了这个,做别的去。只要你复习的到位,老郭的经典题解你做的到位。那我觉得你的会计应该是没问题的,做题你要树立一个思路就是举一反三 举一反五任何一门考试都要有这种思维。比如丧失控制权处置,你现在从控制变成金融资产了。或者变成长投权益法了。你都得想得到。合并报表怎么处理,个别怎么处理。两个投资收益加起来验算是不是和公式对等的。每一笔你不明白的分录他背后的经济意义是什么。打比如说你丧失控制权处置,要恢复之前持有股权的利润(即归属期的利润。会有一笔借:投资收益,贷: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你可能看到这个分录 一脸懵。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分录但是你要仔细分析,你就能的出来为什么了。因为这个公司已经不纳入合并报表了,所以借方肯定是投资收益了,这是第一个,否则连续编报的时候你怎么处理呢?第二个就是个别报表处置的投资收益,这个投资收益从个别报表来看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因为个别报表成本法是不确认投资收益的。也就是说人家付给你的对价是包含你这么多年的经营成果和溢价的。比如你买的时候5000块钱,这几年你利用这个公司赚了9万5,现在应该是10万块钱。你打算卖了卖12万。如果按照经营逻辑这么多年一共赚了11万5.但是会计毕竟是一种规则,你要按照他的规则去处理就有了这些分录,如果处置完了变金融资产了呢,金融资产看的是公允价值,重分类也要讲公允,如果你是购买方呢?商誉价值几何?评估价值几何?当然我这只是给你举一个例子,让你有这种思维。


  再举个例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如何计量?这个按照书上讲,最终控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对吧。我完全凭印象写的,什么是最终控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谁解释解释?其实我们这个哪里有那么复杂,又不是轮船下水,火箭升天。书本上那么写的意思其实就是母公司合并报表上面的这个子公司价值,那这个意思又是什么呢?你只需要树立一个理念就是母公司合并报表上都是按公允计量的,其实就是持续计算的价值,换句话来说就是抵消分录里 借:所有权益 商誉 贷:长投、少数股东权益这里面的所有者权益。当然你还要*持股比例加上商誉。然后差额资本公积。为什么资本公积?记住这叫权益**易,权益**易都走资本公积,这里面又可以映射出来购买少数股权、股东代偿公司债务、处置少数股权、股东增资稀释股权等等。你说原理复杂么?一下带了多少考点出来? 这种例子很多,包括平时工作中我处理商誉减值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的方法也是CPA财管的实体流。学习CPA任何科目,这种一下串下来的知识点是绝对一大堆的(目前我就是审计说真的串不下来,今年审计也是感觉小80,最后64.75才也是很诧异),只要你用心琢磨肯花时间,最终是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的。你从不会觉得很难然后到慢慢掌握然后遗忘然后再学习,你差的只是不会总结,工作当中也是如此。先写这个吧,希望我不会给大家带来一种臭吹的感觉。我只想给你们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思维,打算写5门,反响好我就继续写。不好就算了,反正5门CPA+中级 不到30岁 最近找不到工作,闲着也是闲着!

   第二门我们聊聊战略,2018年CPA最热的一门,本人有幸70+过关。选择题拿了也就27、8分剩下的全靠后面。估计我答得跟标答应该比较相似吧。最后分数还是挺高的。这个完全都在意料中。同学们可以看看我考完发的帖子《福耀玻璃对答案那个》很清晰,虽然有不对的地方但是简答、综合答的都是八九不离十。怎么做到的呢?这个就是真战略这门课本质,什么框架记忆之类的只是一个记忆的方法,不是万能的。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背下来也不一定答的出来。但是不背肯定答不上来。别嫌麻烦,战略不是白送的,就得背和理解。而且理解的要有逻辑和层次感。战略答题你最好答的要有逻辑的层次感。书上原文+案例原话+总结。而且你要准,摸清楚答案问的是案例上哪一块的内容并且自由发挥一下(但是你别瞎扯淡,阅卷老师肯定不看这个,你要按照你答题的套路把阅卷带入进来,让他感觉得到你不是瞎复制黏贴的,有理有据有逻辑)。比如我考试的时候有个小肥羊火锅的题,那个小肥羊把原有多种口味的火锅改成了标准化产品,并关闭分店。首先餐饮本身就是零散产业、其次我们就从吃入手,我是个北京人从小就爱吃铜锅、但是四川火锅、潮汕火锅我也爱吃。但是南方人就不一定爱吃我们北方的火锅,都搞成标准化的产品那这个销量是不是下滑呢。有的人他就不爱吃,你非得给人家提供这种产品,那你这生意肯定做不下去。因为经营者的思路就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又关闭分店又提供标准化产品节约成本,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战略书上关于零散产业的竞争战略是克服零散实现规模经济、产品专门化(其实这个我记得应该是多样化表达更好一些,因为零散产业形成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多样化)、增加附加价值。那你看案例中表达的是不是与这个正好相反呢?那接下来你觉得好答了么。案列分析就是要这种套路。这个思路很多都是可以复制的,多留心读书总能找到答案。


  综合题这个确实有难度。大家要快读题,1000多个字的文章首先把问题浏览一遍,记住要快。然后赶紧在案例里找答案。题目问的一般都是和案例表述的顺序一样的。但是你要细心,比如今年第一问我记得是近30年来的发展战略。那你就要全文找了,抓住关键的点比如密集型战略,市场渗透一般都是本国的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一般都是出口、产品开发那肯定是新产品原有市场了、多元化分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的多元化你都明白了答题也就容易多了。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个是攻克战略的关键。从第一章开始基本处处可以是考点,多听听杭建平老师的案例、背诵可以升级成李宏伟老师的班次。李宏伟老师比较幽默还有个背诵版,绝对你拥有!尤其是最后的十二个指引总结,我觉得太到位了。十二个指引可以试着默写,考试前装在脑子里万一考了呢。

  然后就是选择题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得选择者得天下,这绝对不适用于任何人。尤其今年的考试,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选择题一般来讲读完题我还没答案,细想10秒以内我觉得没答案的 果断选一个近似靠谱的。一个选择一分,你觉得浪费那么多时间后面做不完值得吗?如果你觉得值可以和我对发红包我发你一块钱 ,你发我100块钱。今天就对着发,什么时候发明白了你也就做完财管或者战略了。哈哈,玩笑话玩笑话。总之这个战略你要从第一章老老实实的背书、理解、做题总结。不要相信任何两个礼拜过战略的神话故事、那都是骗你的。两个月我还是信的,不要小瞧战略我身边考个2-3次的还是挺多的,如果论难度排行会、审、财之后应该就是战略了。好好学,别辜负每一年。青春苦短,必须每一天过得都有意义。那些流泪播种的,明日必将欢呼收割!过几天更新财管、审计、还有最不靠谱的经济法。




7552人看过 6年前

全部评论(15)

已显示全部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