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的注会考试历程,今年终于完结
本以为我是考试历程最长的,不过昨天在坛里看到一个18年的老哥,看来我还是要幸运一点。
大学学的和财会不沾边的专业,工作也是和财会完全不沾边的,仅因为2007年一个闲的无聊的日子冒出的念头,跳进了CPA这个深坑。2007年时人年轻,时间也多,完整学完了网校课程,每个课后练习都做了,第一次考就通过了会计和经济法,虽然会计是60分整低空飞过,但是那时只有五科,也没有综合阶段,我也以为最多三到四年内就能通过,不过后面发生的事证明我太轻敌了。
2008年因为工作调动,年中更换了居住的城市,未能参加考试。
2009年老婆怀孕了,复习很不充分,只考了财管一科(当年考试制度变更,通过财管等于通过新制度的财管和企战两科),最后得了55分
2010年小孩出生,白天要上班,半夜还要起来给小朋友喂奶换尿不湿,2011年下半年老爸病重,整个下半年都在医院耗着,未能参加考试。
2012年再次考财管,当时曾想如果不能通过就彻底放弃,结果在未答完最后一题的情况下,成功以61分低空飞过。
2013年是前面考的会计和经济法的最后有效期(考试制度改革前考试的成绩有效期均延至2013年),剩下的审计、企战、税法都去考了,结果只有税法过了,企战59分,就没怎么复习过的审计30多分。7年过去了,还是要考4科,当时真有点绝望。
2014年会计、经济法、审计、企战都参加了考试,然而本来时间就不多,平均用力的结果就是都复习得不好,除了会计通过了,又收获了三个50多分。
2015年再次考了剩下的三门,经济法通过了,企战幸运地60分整低空飞过,审计又收获了一个50多分。
2016年,再考不过我最怕的财管又要来了,最终审计以63分再次低空飞过。(题外话,财管之所以是我最怕的科目,不是因为知识点的难度,而是因为有大量计算需要按计算器。考试时整个考场都是噼噼啪啪地按计算器的声音,就我一个人在那里用一指禅“哒-哒-哒”的按,一听就知道不是业内人士。心里一急,同一个算式按三遍就会出来三个不同的结果,所以把题做完都是一种奢望。)
2017年,转战综合,今天查到成绩是76,终于完结了。
回头来看,年轻的时候,特别是没有小孩的时候,时间真是多,复习充分,尽管之前考试改革前单科难度更高也能通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责任的加重,能把应试指南学一遍,把课后练习和模拟题都做了就不错了,知识点自然也挂一漏万,所以考试起来无比艰难。不过最后能通过,总算是一个了结。
再见了,CPA考试。
在这里祝学友们都能早日通过考试。
全部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