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就是下面两道题同样的都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是为什么对于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处理方式不一样呢,到底要怎么区分处理呢,知道的讲一下吧,谢谢了
【例·计算分析题】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动产和存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1%和17%。有关业务如下:
(1)2016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控股股东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甲公司以一批资产作为对价支付给A公司,A公司以其所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作为支付对价。2016年5月31日甲公司与A公司的股东大会批准收购协议。2016年6月30日将作为对价的资产所有权转移给A公司,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甲公司于当日起控制乙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
(2)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作为对价的资产资料如下: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3 100万元(其中成本为23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公允价值23 130万元;
②固定资产(不动产),账面价值5 000万元,公允价值6 000万元;
③库存商品,账面价值4 800万元,公允价值5 000万元;
甲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51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2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3 800万元。此外甲公司发生审计评估咨询费用330万元。
(3)与A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未发生任何交易。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企业合并成本=23 130+6 000×1.11+5 000×1.17=35 640(万元)
购买日合并商誉=35 640-43 800×80%=600(万元)
【例·计算分析题】A公司为母公司,其子公司为甲公司,各个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
(1)2015年10月,A公司与B公司控股股东C公司签订协议,协议约定:A公司向C公司定向发行10 000万股本公司股票,以换取C公司持有B公司60%的股权。A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按规定为每股7.2元,双方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9月30日。
B公司经评估确定2015年9月30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2 000万元(不含递延所得税的影响)。A公司该并购事项于2015年12月10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作为对价定向发行的股票于2015年12月31日发行,当日收盘价每股7.5元。A公司于12月31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
以2015年9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B公司2015年12月3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3 675万元(不含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公允价值为124 375万元(不含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包括一项存货评估增值200万元、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5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且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其原账面价值,购买日,B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
此外A公司为企业合并发生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费用100万元,为发行股票支付手续费、佣金200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A公司与C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A公司向C公司发行股票后,C公司持有A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10%,不具有重大影响。
A公司合并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0 000×7.5=75 000(万元)
A公司合并报表确认合并商誉=75 000-(124 375-700×25%)×60%=480(万元)
或=75 000-(123 675+700×75%)×60%=480(万元)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