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由于学习曲线所产生的学习经济和由于规模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是很必要的。学习曲线也称为经验曲线,是指随着产品累积产量的增加,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如劳动效率的提高、工艺的改进、产品的改良等。它与规模经济往往交叉地影响产品成本的下降水平。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由于固定成本总额是不变的,伴随着产销量的增加而使得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即使是学习经济很小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很大的;同样的,在规模经济很小时,学习经济也可能是很大的。
②行为性障碍。行为性障碍,也称为战略性障碍,是指产业新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的反击。行为性障碍主要有两类:
a.限制进入定价(防守策略)
限制进入定价是指在一个垄断性市场中,哪怕是只有一个企业进行垄断,仍然存在着其他竞争者随时加入进来的威胁,产业在位者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应当心甘情愿地牺牲一些短期利润,适当地降低价格,使产业对潜在的进入者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限制进入价格是一种使产业新进入者失望或阻止它们进入的价格。
b.进入对方领域(进攻策略)
进入对方领域指现有在位企业对于产业新进入者采取进入对方领域的行动,好比是“围魏救赵”。其目的在于抵消进入者首先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优势,避免对方的行动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其对产业现有产品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反之,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弱。
(3)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应商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①由少数供应商主宰市场:供应商所在产业被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扰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②产品差异化、专用性程度高,替代品少:供应商各企业的产品都独具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再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应商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③易向前整合: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一体化,而购买商难以进行后向一体化。
④掌握的信息充足:供应商更加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掌握得越多(如获悉买方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越具备有利位置,议价能力也就越强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商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①购买商少,但采购量大:卖方产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其购买商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商的购买量较大,占据供应商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②标准化产品:购买商所购买的产品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因此,购买商可在供应商之间任意挑选。
③易向后整合:购买商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供应商难以进行前向一体化。
④掌握的信息充足:购买商更加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掌握得越多(如获悉供应商的成本),越具备有利位置,议价能力也就越强。
(5)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在下列情况下可能是很激烈的:
①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②产业处于成熟期:产业趋于成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
③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顾客认为所有商品几乎相同,用户转换成本很低。
④产业供过于求: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
⑤产业退出代价更高: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付出的代价更高。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