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分析:
(1) 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2) 经济环境因素(Economical);
(3) 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2.政治环境分析(稳企执政)
(1)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局稳定状况。
(2)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3)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及连续性和稳定性。
(4)各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3.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对企业影响的特点:(侧接力)
不可测性。直接性。不可逆性。
4.经济环境因素:(结水 制宏 当其)。
(1)社会经济结构。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体制。
(4)宏观经济政策。
(5)当前经济状况。
(6)其他一般经济条件。
5.社会和文化因素:(人流消 生文价)
(1)人口因素。
(2)社会流动性。
(3)消费心理。
(4)生活方式变化。
(5)文化传统。
(6)价值观。
6. 技术环境对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分开创淘宝)
(1)基本技术的进步使企业能对市场及客户进行更有效的分析。
(2)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和新兴行业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或开辟新的市场。
(3)技术进步可创造竞争优势。
(4)技术进步可导致现有产品被淘汰,或大大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
(5) 新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可更多关注环境保护、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可持续成长等问题。
7. 产品生命周期(掌握)
产业要经过4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导入期 | 战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成为“领头羊”。 主要战略路径是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
成长期 | 战略目标是争取最大市场份额,并坚持到成熟期的到来。 主要战略路径是市场营销,此时是改变价格形象和质量形象的好时机。 |
成熟期 | 经营战略的重点就会转向在巩固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投资报酬率。 成熟期的主要战略路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衰退期 | 经营战略目标首先是防御,获取最后的现金流。 战略途径是控制成本,以求能维持正的现金流量。如果缺乏成本控制的优势,就应采用退却战略,尽早退出。 |
8.产业五种竞争力:(进工厂代购)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3)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4)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5)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9.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①结构性障碍:(游子归 )
第一,规模经济。
第二,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第三,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②行为性障碍(或战略性障碍):(限进)
第一,限制进入定价。
第二,进入对方领域。
10.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实力:(一心买砖)
①买方(或卖方)的集中程度或业务量的大小。
②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
③纵向一体化程度。
④信息掌握的程度。
11.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手慢只剩帐)
①产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②产业发展缓慢。
③顾客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有同质的。
④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
⑤产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
12.对付五种竞争力的战略。(未分辨)
首先,公司必须自我定位。
其次,公司必须识别在产业中哪一个细分市场,这就是波特提出的“集中战略”。
最后,公司必须努力去改变这五种竞争力。
13.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局限性具体包括:(金银先分减虑)
(1)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
(2)该模型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3)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4)该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5)该模型低估了长期合作关系减轻威胁的可能性。
(6)该模型对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考虑不够全面。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