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搏式竞争到蓝海战略
| 肉搏式竞争 | 开创蓝海战略 |
产业 | 专注于产业内的竞争者 | 审视他择产业 |
战略群体 | 专注于战略群体内部的竞争地位 | 跨越产业内不同的战略群体看市场 |
买方群体 | 专注于更好地为买方群体服务 | 重新界定产业地买方群体 |
产品或服务范围 | 专注于产业边界内将产品或服务地价值最大化 | 放眼互补性产品或服务 |
功能-情感导向 | 专注于产业既定功能—情感导向下性价比地改善 | 重设产业的功能与情感导向 |
时间 | 专注于适应外部发生的潮流 | 跨越时间参与塑造外部潮流 |
路径一:审视他择产业
替代品(substitutes):形式不同但功能或者核心效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
他择品(alternatives):还包括了功能和形式都不同但目的相同的产品或服务。
红海思维:人云亦云为产业定界,并一心成为其中最优。
蓝海思维:一家企业不仅与自身产业对手竞争,而且与他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对手竞争。
路径二:跨越战略群组
利用战略群组图还可以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
红海思维:受制广为接受的战略体概念,并努力在群组中技压群雄。
蓝海思维:突破狭窄视野,搞清楚什么因素决定顾客选择。
路径三:重新界定产业的买房群体
红海思维:只关注单一买方,不关注最终用户
蓝海观点:买方是由购买者、使用者和影响者共同组成的买方链条。
路径四:放眼互补性产品或服务
红海思维:雷同方式为产品服务的范围定界。例如:向顾客提供汽车
蓝海思维:互补性产品或服务蕴含着未经发掘的需求,简单方法是分析顾客在使用产品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哪些需要。例如:购买汽车,还需要互补品(汽车的维护)
路径五:重设客户的功能性或情感性诉求
红海思维:接受现有产业固化的功能情感导向。
蓝海观点:市场调查反馈的往往是产业教育的结果,企业挑战现有功能与情感导向能发现新空间
路径六:跨越时间(正确预测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
红海思维:制定战略只关注现阶段的竞争威胁。例如:美容院、汽车保养等
蓝海观点:从商业角度洞悉技术与政策潮流如何改变顾客获取的价值,如何影响商业模式。例如:O2O(美容、汽车保养与网络的结合)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