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考中级之考生背景 作为一个学渣的中级会计职称一个月备考背景:大学读的是大专,整日无所事事整日追剧、时不时不上课,还挂科,考了三次会计从业资格证,最后一次还是花了1000块钱报培训班每天去听课考前背答案才考过的。可见是真学渣没错了。备考前是一家公司的小会计员。今年报了会计中级职称3科,但是一直都没看书,加上身体和各方面的原因我又一股脑热辞职备考中级。在七月底交接完工作,七月底开始了我正式学习中级之路,现把我的总结关于学习的过程和心得、失败经验、想说的话写了出来,头脑不清晰写了很多很多。加油!看完哦。
能看完的不一定是真爱,但绝对是想考过中级会计职称的朋友们!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备考过程 7.29-9.5,合计39天,除去我回老家休息2天,我妹妹过来找我玩顺便陪我过生日浪费3天,到免税店买东西浪费1天,心情不好烦躁不想看书浪费2天,剩下31天。在这31天中每天还要除去追剧、综艺、逛逛网页之类的、跟朋友聊天、有时候去外面吃饭的时间,每天学习的时间基本只有6到8小时,这里不好的学习过程我就不多说,因为一个月时间很紧,我是辞职就先做好学习计划,我的学习计划是这样做的:把三科的基础班和习题班和串讲班的课时汇总起来。先是三科基础班总课时合计几个小时,基础班要在几日前结束,习题班和串讲班也是一样,因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听课的倍速是会计基础章节1.8倍,重点章节和没接触过的章节是是1.5倍,财务管理因为是0基础,全程基本1.5倍速度听,除非是太简单不重要的我才1.8倍听。这过程真的很煎熬,自己监督自己学习真是太难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一节课40分钟的课,1.5倍听完其实很快,然后我就觉得自己很辛苦了奖励自己一集电视剧

,不然就是要休息20分钟,我太难了,每天都要跟不积极的思想作斗争,所以全职备考慎重呀!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学习计划 前面备考过程有提到过我的学习计划,这里具体讲一讲。我在学之前已经做好学习计划的表格。时间是刚刚好的。计划一般每天学习10个小时、偶尔实在做不到就至少学习8个小时。精确到每天学习多少章,不想学习可以浪费的时间,表格我都做好了。第一轮学习三科是20号之前结束,基本上就是一周结束一科,三科具体时间看学习中难易程度再适度调配,20日到30日是第二轮复习也就是习题班,财管和会计各4天,经济法2天。剩下的5天就是总复习,听一听串讲班,再做做模拟题巩固、早晚多读读经济法必备法条、财务管理公式,白天多做做会计和财管大题。
(再次强调我听课是1.5倍速度,1.8倍速度配合。大家根据适合自己的速度听哦)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实际学习进度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果然还是发生在我身上了,但话又说回来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我压根没按照计划实行?实际学习起来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不长只有6到8小时每天计划要学习的章节没有按计划来,总是今天任务剩一点又留给明天,一日拖一日加上我偷懒去玩没有学习的时间太多,第一轮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战略性放弃个别不重要又听不懂章节拖到25号才结束。经济法才听了前面2章,但是没有做题,我已经没时间按部就班的听了,在想着要不要放弃经济法,但是最终决定不放弃把握三科(如此异想天开的我

),然后花了2天时间把基础讲义除税法部分的章节全部看完和做了章节习题,再把两章关于税法的章节基础班听完了,把章节习题都做了。28开始我已经乱了,不知道剩下的时间该做什么,感觉做什么都来不及,听习题班也没时间了。静下心后的我把会计郭建华的收入,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基础班再听了一遍,个人认为郭老师这几个重点章节总结的还蛮到位,但是我第一遍没听郭老师的,不知为何第一遍就是听不下来郭老师的课,第二轮去听的时候才觉得郭老师总结的好,但是我也没时间了,大概听了一下,再选做了一些主观题练习,对这几章的要求我就是考到主观题会做两个小题拿分就行。财务管理就更别说了,听完一章就做章节练习客观题正确率大部分正确率能60%以上,主观题都是看着公式做的,不然不会做。财务管理第一轮基础班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学了啥,几章知识还混在一起了,公式也没记住几个就要考试了,打印了很多模拟题和模拟题也没时间做了,听了几章部分习题班就考前做了两套题,结果就是考不过。还在难过中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失败经验教训 这次备考深刻意识到:我觉得如果没有那么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好是不要辞职全职备考,因为没人监督的你,你是否能对自己狠下心来。备考最好还是三科一起备考,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占据我们的时间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开始三科备考的话就算后面时间不够的话,你战略性放弃一门保二门,下年只要考一门压力小一些,但是你如果第一年只报一门试试水呀,或者只报2门,后面因大大小小的事没复习全面,又要舍弃一门保一门,那下年的备考压力就相对大,我见过好多第一年过一门下年又只过一门的,这成绩每年通过一门一直滚了三四年才拿到中级证,还有人就干脆弃考了,但是你如果是完全能按照你计划行事的人另当别论。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选课听课和难易程度、备考建议 选课与听课建议:到底听那个老师的好呢?其实网校的哪个老师的课都好,关键是适合自己的,选课的时候都有试听,可以听一下。我都是电脑听课,听课之前就把手机网络关掉,离手机远点,做到听完一节课再干别的,这样听课效率高。然后就是重要章节听不懂的时候暂停想一下,还不懂退回重听,不要盲目为了完成今天学习任务而听课,(不要欺骗自己呀

)实在听不懂就算了,标注下哪个章节,听完第一遍,第二轮在听的时候就好很多。然后听完一章马上做章节练习,这个真的不能拖,我深刻感觉到这记忆力真的是有限,主观题一定要做哦,做完题就对下答案,正确的题和错的题都要看下答案的思路。就怕你误打误撞做对还在乐呵乐呵的心想:哇,我好聪明,正确率还挺高~~因为我经常这样,哈哈。错题可以标注下,时间充足的话后面过一两天回过头来还能不能记得怎么做,大概一般都没时间吧,但是点个收藏又不费什么。其实最好是听完一节就做一节练习,听完一章做章节练习更好,因为大章节的话,我个人听完一章后里面的一些内容都忘了。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实际条件允许的话,开启新的一章学习和结束都在同一天最好,谁也不知道睡一觉会发生什么,比如我睡一觉第二天都不知道昨天学到哪章了,哈哈。我觉得这样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比较衔接,时间不允许的话就尽量保持每天都在学习中,不能断,因为我自己是学习中断了会导致忘的快又没斗志,不学1天就有不学2天,3天……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啦!
三科难易程度解析:听过了太多老师分析过三科的难易程度,今天让我这作为学渣般的考生以个人角度分析下我对三科的难以程度的理解吧,嘻嘻。会计实务仍然是我认为最难的,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我觉得基础班肯定要听2遍的和做题一起,千万不要只听课不做题。实在没时间至少听一遍基础班和做题,第二次可以重点听没把握的章节,比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收入些。主观题一定要动手多练。要是听第一遍已经学的很好了,那就是要做题多巩固了(反正我是没这水平了~~)
财务管理我觉得它没有会计实务难,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吃力,只有大学学过这门课到今天都没用上,基本上算是没接触过财务管理,可谓是0基础。学起来很费劲,这公式太多太多了吧,上课能听懂,课下做题就是一直在找公式,所以能记住这些五花八门的公式对你通过考试尤其重要。虽然网校都有汇总的公式大全,但是怎么记住呢?我背也背不下来,只能通过多做题多运用不断反复,这样才能记下来一些。我自己总结觉得就是这样的,虽然我没通过财管的考试,就是因为我做题太少了,打印了那么多习题我都没时间做,难过……经济法,这个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但是也要靠理解吧,听课注意听老师的小故事都是帮助理解的,然后还有一些需要具体记住的时间什么5日,15日,5年……还要记住的税率,一般课上老师都会编小口诀,怎样课上你都能记住一些,课下做习题也能大概记得一些,剩下的留给考前多读读有个印象。重点强调的是:有些老师在上基础班已经在划重点了,比如老师说:这个法条很重要记下来,这个法条很重要,跟着老师读两遍,这几个关键词很重要读几遍什么的,这时候一定要大声读出来,小声读出来也可以,就是不要在心里读。

课后练习主观题必须要自己动手写出来,对答案的时候看自己写的跟答案哪里不一样,错了,没写全都要把正确答案读一遍,把答案写一遍,这个操作需要走心的哦,读一遍和写一遍就是要脑子记住,所以要用脑去记忆,这么说就是怕有些人读书或者抄书,你问他读了什么内容,抄的是什么内容,他压根就不知道的,这样学习就没意思了。剩下的留给考前几天多读读考前必备法条。总之能在课上解决的就不要留在课下,能在第一轮复习解决的就不要留在第二轮,时间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也不要把什么需要记忆的都留在考前,没那么多时间的,真的。我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就是这样考过的。顺便提下我做经济法的主观题解题思路:1判断对错,2,把根据规定,+法条,最后点题(就是法条说完,再结合这个小题的资料大概说一下,类似总结吧,这样就比较完整的答案)当然有时候记不住法条,就需要我们现场“做法”,“做法”后感觉太像大白话怎么办?再看一眼自己写的大白话再找几个官方一点、“书呆子一点的词语”代替,这样就完美了,嘻嘻~~
三科一起学如何搭配?这个看每个人学习方式和计划
我自己是先从我觉得最没把握的开始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开始。我是一个月全职备考,我基本上是会计实务一两天,财务管理一两天,两科之间切换的方式必须是每章结束后。这样子学起来不是那么枯燥,学会计实务几天烦就换换财务管理,我基本是这样操作的。经济法简单但是要记住的东西很多学的早忘的早,我是学完会计和财管第一轮再学经济法。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考试经验 这个基本上按顺序做题就行了,根据网校老师推荐的做题时间,一般下来没问题,加上今年多选题少选也可以得相应分数,没把握就不要选了,千万不要逞强,我就是这样,没把握也要选就想着拿完整的分数,这样的话可能你本可以考60分,结果因为你非得把不确定的选项加上去很可能导致结果只有59,59.5分。判断题选错也不扣分了,也可以大胆做了。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备考测试五十多分,六十多分,考场上不要纠结,不会做的立马标记跳到下一题,不是很确定的立马写出来,因为基本上不确定的或许对或许错,但是至少写出来就有得分机会,不要在那冥思苦想,会做的仔细做不要出差错,基本下来会做的稳拿分,不会做的,不确定的还有时间去想也有一些思路就写上去吧,这样的做题思路或许能助你考60+。反之碰到不太确定的一直在那苦想,想又想不出时间还是一分分过去,后面会做的没时间,我的财管就是这样败了。考场上一定要保持冷静不急躁,就算碰上机子问题也要保持冷静不急躁,这次考会计实务我没想到我能碰上2台机子有问题,我真的心慌了,蓝屏那一刻,心里的想法是不会要重头开始做,到时候教室只剩我一个做吧,瞬间情绪不好了,但是还算保持冷静,换了机子才知道答案是随时保存的,接着做就行,然后老师给我加了1分钟时间,但是第二次机子蓝屏没给我加时间,哼~~反正我做完剩下的不会做了,就不跟老师计较了。
史上最详细的备考经验—— 一个月备战中级之大总结重中之重 重点强调建议还是不要全职备考,压力太大,因为不保证你能做到全天性的学习,像我就不能,考不过心理落差很大。。但想想我也没有100%努力,只能怪自己活该吧。不要看轻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许有人会跟你说很简单、也有人会跟你说很难。那么对于自己来说怎样呢?要自己学习了去考了才知道。由于2019年我第一次考中级,报名了还是裸考,基本上算是“一丝不挂”的那种。幸运的是第一批次考中级会计师和经济法,分别都考了四十几分,导致我认为中级不难,我再努努力加个20分应该没问题。真正备考才知道老师说每年第一批次的题都相对简单,我失策了。还是要全面复习,因为再提高20分真的要付出努力,真的也有点难,而且今年我是第二批次。
运气不会每次都考你会做的题,但是你真的努力了,运气也不会很差至少通过考试没问题。 加油,还有最后一段我就啰嗦完了

开始点题
能看完的不一定是真爱,但是一定是想通过中级会计师的朋友们。对于想考中级职称的朋友们,我想说:中级说难也不是特别难,说简单嘛,还是要脚踏实地学习。要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为中级付出的时间,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只跟自己比。跟太优秀的人比,可能你比不上,可能别人基础就是好,或者别人已经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别人就稍微复习,或者别人就是比你聪明,还是别人就是好心给你加油打气呢?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内幕”就会造成我们通过别人的只言片语让我们给中级考试定难易程度。又或者从没有通过中级考试的人口中,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中级会计师好难呀,等等之类的。但你你并不知道他的学习时间不过是三天两头打鱼晒网。你也别因为你今年通过的科目比一部分人多而沾沾自喜,要想的是有没有完成自己计划的?也就是不要让自己太放松啦!是难是易,自己学习了考试了才知道。以前还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垫垫底,往上还能考考初级会计师,现在会计从业证也取消了,初级会计师成了垫底的了,只能往上考中级会计师了。现在企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为了好找工作,为了找一份好点的工作,加油吧!想找一份好工作,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证书的支撑。
本来就是靠证书吃饭的行业,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实力和背景的我们,证书真的不重要吗?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回复:楼主ZBB199388的帖子
写了一天了,虽然有点语无伦次,但是希望给我中奖,我要正宝币,我要现金。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