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朋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02年~2012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正朋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购置一栋办公楼,买价为1000万元,相关税费34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无法合理分割。该房产预计残值收入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6万元。正朋公司采用直线法对此房产提取折旧(税法处理与会计上的处理口径一致)。
②2006年1月1日正朋公司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万元,当天即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产交易不活跃,无法合理获取房产的公允价格,正朋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③2008年末因国家宏观调控,此办公楼发生事实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期限未变,但预计净残值调整为22万元。
④2010年初因正朋公司所在城市在此办公楼附近建开发区,带来周边房产交易活跃,正朋公司据此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改为公允计量模式,根据2010年初周边房产的市场价格推定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⑤2010年末此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
⑥2011年末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015万元;
⑦2012年初正朋公司将该办公楼在房地产交易所出售,成交价为13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3> 、正朋公司2010年初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时的会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32(=20×6+12)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64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34
递延所得税资产89(=356×25%)
递延所得税负债26.5{=[1000-(1034-20×7)]×25%}
盈余公积34.6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1.85
这个答案中 递延所得税资产89(=356×25%) 这个356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不是364×25%? 求大神解释下,谢谢!
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