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0月18日的深夜,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终于出来啦!
看到大家喜报不断、频频晒出高分成绩,
在这里,先恭喜考过的学员!
没通过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再加把劲,明年也能领证了!
放弃?不是我们中级考生的性格!
考过中级,大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下一步往哪里走!
不备考学习的日子里,心慌!心慌!心慌!
总感觉生活缺少了什么,惶惶不知所措!
为了帮助大家走出这种困境,特别邀请到了正保会计网校优秀学员,
分享她的成功经历!
赵女士,中级职称、高级会计师,
历任工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出纳、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职位,
在成本核算、流程梳理、财务分析、融投资等方面经验丰富。
现任南京市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
她为什么会选择CMA考试?通过考试给她带来了什么改变?
以下是她分享的CMA考试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从事财务工作已经二十余年了。从大学混到毕业,到工作后的拼命学考,我逐渐爱上了财务专业。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财务数据来源于公司运营,服务于管理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起到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能把财务核算转化为公司管理有有的信息,如何跳出基础工作做到公司高管,需要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质的飞跃。以下是我在备考和实际工作中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首先我谈谈财务人员在考证方面的建议。
我决定备考CMA(什么是CMA?点击了解>>)一方面因为它在财务管理领域含金量很高,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学的知识都是工作中能用得上的,有的即使现在用不上,也能拓展我们的思路(注:这不只是空话,财务工作中,很多问题看似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多思考,转换一下角度有时就能找到解决方法,所以说学CMA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引领。)
财务工作的优势之一就是理论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性,即然从事财务工作,就要不断的学考(不爱学习的小伙伴要哭了!)。有的同事困惑只做过财务的一部分工作,我会和她讲,不断的考取证书就能最快的获得全面且正确的工作方法,几乎所有的财务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解决思路;各级证书所学知识是匹配财务岗位逐渐加深的。如果你在从事出纳和会计工作,要好好学学初级、中级中的内容;如果你想到上市公司或事务所去工作,考取CPA是很好的敲门砖;如果你想跳到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的管理岗位,考取高级职称并学学CMA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问我哪个最有用,我只能答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果有精力,都考考是最好的〜
二、关于财务工作的职业规划及建议。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有一个很清晰的职业规划,未来五年十年我要做到什么岗位。所以工作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学考,我会很兴奋的去做那些我理论学过但没有干过做的工作,并思考如何用书上学到的方法更好的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我从做出纳起就很注意对公司制度的学习,除了财务核算,我也愿意了解更多的公司的运营及管理,这为我以后更好的业财融合及财务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所以总结以下几点经验:1、考证是必须的 2、步步为营,每个岗位都要做精 3、站在公司运营高度看财务核算。4、除了专业实力、情商也很重要。
补充建议,有在工业企业做过整体核算对提升财务核算功底有很大帮助。在小公司学核算,去大公司学管理。
三、备考CMA的经验
简要归纳以下三点:
1、舍得投入,全力以赴:有专业机构的引领考过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2、早开始、多互动:早点开始学并积极与同学们互动沟通探讨,对提升信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很大帮助,也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每一个知识点要力求学透,理解后才记得牢,网校的答疑板和微信群老师的专业解答非常给力。
3、用百分之百的准备来备考:每个职场人决定考个证书都是很不容易的。我决定备考后便会全力以赴,利用上所有业余时间,及上下班地铁上的零散时间,压缩了睡眠时间。每当学累了,脑袋木时候,我会做做运动,在精神和体力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调整。
实际上有一定基础的财务人员,想考过CMA不需要像我这么拼的,跟上老师的节奏、把习题都做完就能考过。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常听到财务人员抱怨财务部在公司地位不高,那我觉得可以反思一下,除了纳税申报,我们财务部是否真的做到为领导排忧解难了?想要提升在公司的地位,就要思索如何使我们的工作成果真正为决策提供有效帮助。这需要做好三点,一是数据核算精准,二是数据分析有的放矢,三是业财融合。
首先数据来源要准确。这就谈到了CMA课程中流程重组、流程再造等知识点。只有设计有效的业务流程、明确的岗位职责,才能归集全面且准确及时的数据。所以财务人员要跳出财务部放眼公司整体运营,只要涉及钱的地方,都是财务要管理的范畴。只有对公司整体业务能有所把控,数据才可能准确归集,财务核算才是有效的。其次,财务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很多财务人员拘泥于税务核查,统一采用常规的核算方法,比如制造费用的按产量平均分配。往往成本数据一出来,与领导心中所算相差甚远,以后哪里还敢用财务数据来定价呢? CMA课程中的相关成本概念,就是一种成本精细化核算的思路。
不要期望所有领导都能静下心来看财务报告,财务分析需要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避免海量数据堆积。
只有财务懂业务,才能晓得哪些方法才是最精准的。另外市场定价、成本加成及产品生命周期法都为****了更多的思路,这样多角度去做财务分析,才能让公司决策真正有据可依,而不是靠领导凭感觉、拍脑门。财务部依托海量的历史数据库,分析发展趋势,可以提练出很多支持公司决策的有效数据。什么时候领导决策前都要先征询一下财务意见的时候,财务部的地位就与日俱增啦。
考过CMA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应用了。除了p1 p2两部分考试内容外,网校的实战班也很好的,有很直观的一些操作方法,对我们业务和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五、最后一点就是CMA考试的灵活性。
记得微信群里常问到简答题如何答,得到最多的答复是:意思对、逻辑通即可。甚至有的题有是和否两种答案,只要言之合理即可,我觉得这就是CMA与CPA的最大不同吧! 财务核算一直引以为豪的是严谨与精准度,但从财务管理方面讲,是不是需要更高层次的灵活性呢?
一晃又到了深夜,又是CMA考前的感觉,备考是辛苦的、充实并充满希望的。洋洋洒洒,啰哩啰嗦,不知所云,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得完:)。
如果你决定考CMA,这里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中级学员可以免费领取CMA管理会计精品课程!
另外,网校中级学员可享受
CMA各班次课程8.8折钜惠
活动将在10月25日结束,请大家抓紧时间联系网校
点击下图了解活动详情,更多详情咨询>>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