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私人珍藏】老师整理中级财务管理背诵版讲义第一章!人手一份逢考顺利考试!(一、二章)

豹大神 二星青藤勋章

想要做到些什么,就要付出,只要肯付出,你的努力就不会被辜负,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向前进,才知道前方到底多么美好,备考中级会计考试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中级财务管理你学的怎么样了,正保会计网校老师李杰在微博晒出自己整理的背诵版讲义,拿去查缺补漏,考前20天必备!之后老师还可能晒出更多考试资料,快来关注李杰老师微博吧>>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考点1 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复利

现值

P=F×(1+i)-n

=F×(P/F,i,n)

终值

F=P×(1+i)n

=P×(F/P,i,n)

普通年金

现值

P=A×( P/A,i,n)

终值

F=A×( F/A,i,n)

预付年金

现值

P=A×(P/A,i,n)×(1+i)

终值

F=A(F/A,i,n) × (1+i)

递延年金

现值

P=A×(P/A,i,n)×(P/F,i,m)


终值

F=A(F/A,i,n)

同普通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永续年金

现值

终值

年偿债基金和年资本回收额


年偿债基金

A=F×( A/F,i,n)

普通年金终值与年偿债基金互为逆运算

年资本回收额

A=P×( A/P,i,n)

普通年金现值与年资本回收额互为逆运算

考点2 利率的计算

  一、内插法的计算
  【教材例题2-13】已知(P/A,i,5)=4.20,求i的数值。
  查阅年金现值系数表可知,在期数为5的情况下,无法查到4.20这个数值,与4.20相邻的数值为4.2124和4.1002,对应的利率为6%和7%,因此有:
  (7%-i)/(7%-6%)=(4.1002-4.20)/(4.1002-4.2124)
  解得:i=6.11%

二、实际利率计算


一年多次计息时

的实际利率

i=(1+r/m)m-1

式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计息的次数。

通货膨胀情况下

的实际利率

考点3 资产收益与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纯粹利率(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考点4 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一、风险衡量


名称

概念

特点和适用范围

期望值

是一个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各自相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不是衡量风险的指标

方差

方差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同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的比较;

指标越大,风险越大。

标准差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率

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

相对数,适用于期望值不同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二、风险矩阵(新增)

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风险绘制在矩阵图中,展示风险及其重要性等级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



几乎

不会发生

不太

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

很可能

发生

几乎

肯定发生

极轻微

较小风险

较小风险

较小风险

较小风险

一般风险

轻微

较小风险

较小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普通

较小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

较小风险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非常严重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三、风险管理原则(新增)

融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平衡性原则

四、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

类别

方式或方法

规避风险

放弃不良资产,规避风险

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新产品在试制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停止试制

减少风险

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损害程度

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替代;与政府及时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分散投资等

转移风险

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

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增发新股、发行债券、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接受风险

风险自担

风险自保

风险自担: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风险自保: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考点5 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一、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

1.两项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满足以下关系式:



当=1

完全正相关,不能降低任何风险。

当=-1

完全负相关,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当-1<1

能够分散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非系统风险与系统风险


类别

特点

非系统风险

(1)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公司,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2)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掉,因此也称“可分散风险”;

(3)经验数据表明,组合中不同行业的资产个数达到20个时,绝大多数非系统风险均已被消除掉。

系统风险

这部分风险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税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世界能源状况、政治因素等。

三、系统风险的衡量

1.单项资产的β系数


β=1

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

其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

β>1

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

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组合风险

β<1

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

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组合的风险


2.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

考点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Rf+β×(Rm-Rf

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市场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考点7 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分类


类别

分类

概念

特点

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如保险费、房屋租金、固定的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

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呈反比。

酌量性固定成本

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变动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呈正比;

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酌量性变动成本

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如固定电话费等

半固定成本

如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工资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如职工的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手机流量费

曲线变动成本

递增曲线成本

如累计计件工资、违约金等

递减曲线成本

如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

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高低点法

计算简单,代表性较差。

回归分析法

较为精确。

账户分析法

又称会计分析法,简便易行,比较粗糙且有主观判断。

技术测定法

又称工业工程法,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

合同确认法

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3.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学习是慢慢进步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我们迎战中级会计考试。赶紧来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吧>>


2038人看过 6年前

全部评论(2)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